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你觉得我国传承下来最重要的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8 18:07:25   来源:Anita   

儒家文化

从“家”到“国”,从“礼”到“法”维护和支撑中国二千多年一直延续的最重要的支柱就是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里最重要的学说,这一套伟大的学说,在本质上只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问。汉族中国人对待亲属的两个重要的原则,是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

一、男女有别:分内外。

同姓的父党与不同姓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或价值差别。同一个“姓”意味着也许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同姓意味着是同一血脉的延续,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血缘关系的滋蔓衍生,它是一个认同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说,同一个“姓”,是一家人的象征。同“姓”的人们有同一明确的祖先。

二、长幼有序:孝和悌

在一个家族里面,最重要的是长幼有序。兄弟之间要区分兄还是弟,要有清楚的排行;兄弟配偶也要分出嫂和弟妹。姐妹及其配偶中也要分出姐和妹,分出姐夫和妹夫。在父辈中分出伯、仲、季、叔,还要分出伯母和婶婶。在一夫多妻时代,必须区分嫡和庶,正房和偏房。太太是正房称为妻,其他的是偏房称为妾;太太生的是嫡出,姨太太生的是庶出; 姨太太生的是庶出,而庶出还得分姨太太、通房丫头的次第,汉语里面说的嫡出、庶出、奶养的、后娘养的、丫头养的,里面的区别就很大了,所以虽然贾环和宝玉是同父兄弟,但是贾环是赵姨娘生的,是庶出,地位就不能和嫡出的宝玉同日而语。用排行分清大小,以建立一个长幼次序来安排尊卑的秩序。“皇帝爱长子”,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政治的直接继承权规定是给长子(嫡长子)的,大概从殷商以后,“兄终弟及”的继承习惯大体结束,渐渐就形成这样的原则了,这是为了保证传续的秩序不乱,血缘继承的系统不断。“皇帝爱长子”,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政治的直接继承权规定是给长子(嫡长子)的,大概从殷商以后,“兄终弟及”的继承习惯大体结束,渐渐就形成这样的原则了,这是为了保证传续的秩序不乱,血缘继承的系统不断。“百姓爱幺儿”。父母要“爱”子女,子女就要孝顺父母,前辈要关心后辈,后辈也要尊敬前辈,这在汉族伦理里面,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古代说“孝、悌”,“孝”是指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忠诚与服从,孔子再三调“孝”,是为了保证家族秩序中的辈分等级不要紊乱;“悌”是指同一代人中间,小的对大的要尊重与从,“兄弟阋于墙”,是会被人笑话的。而老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则说“悌”在某种时候,就转了“孝”——都是长幼有序的意思。

三、通过“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伦理

依靠这种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的原则,建立起来家族的内部秩序,这种秩序经由家庭、家族,一层一层地放大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宗族组织,这些宗族组织以同“姓”为纽带联系起来,他们常常是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区域,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有一个共同的祠堂,有一份共同的宗谱,因此他们互相认同,也一致对外。 在这个宗族里,如果有一些曾经中过举或者进过学的人,而且他们年龄与辈分较长,通常会比较有威信,成为领袖式的人物,主持家族事务。他们往往掌握一定的公产,比如义田、族田的收入,也负责一些公益活动的安排,比如祠堂祭祀,还会处理一些公共的财务,像演出时的捐献或摊派。通过“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伦理,他们对同姓的亲族关系进行协调,比如要求族人互相帮助,帮助人们处理纠纷,领导族人对付外姓,甚至组织经济活动。曾经有过功名的男性族人,常常会因为他们与官方的特殊关系,成为保护家族利益的领袖,他们维持这一居住空间里的秩序和团结,还要用撰写家谱、族谱的方式,维持这群人的互相认同的亲密关系,特别是他们还会用“约”、“族规”等,来确立这一居住空间的伦理道德秩序。 这样的家族在宋明时代渐渐成型,但也在晚清民初以后逐渐瓦解。他们的祠堂祭祖活动,一方面,男女有别是那么清楚,一般来说,祠堂祭祀时,男性族人站在祠堂内,而女眷则只能站在祠堂庭外(或者是左右分开);另一方面,长幼有序也是那么清楚,不仅已故的祖先要按照昭穆排序,就是族内现存的男性,也要按照辈分和年岁依次站立。在这种庄严的场合,看着“我们”的共同的祖先,想到“我们”有同样的血脉,听着庄重的宣读念诵,看着身边熟悉的面孔,身处其中的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族群认同。使同一家族里的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互相协调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依靠的主要就是“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制度和仪式,这些观念、制度和仪式维持着大家族内部的团结和延续。

在古代中国,“秩序”是按照家、家族、宗族的方式建立的,由不同的等级区分来维持,最高的等级是最老的男性长辈,这个人的“权威”由权力、等级确立,没有有效的“监督”,主要依靠道德自律和伦理约束,家族与国家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放大了是“国”,“礼”有了制裁的手段就成了“法”。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想到博大精深这四个字。有人说我们只会拿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炫耀,我想说,这不是炫耀,这是一直以来陪伴我们成长起来的骄傲。中国的思想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巅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百家争鸣就意味着思想各异,既不利于统一,也不利于发展,而生产力选择了儒家文化,只能说明它最适合中国这片土地的臣民,时间已是最好的证明。孔子一生奔走宣扬自己的学说,并培育了大批儒学精英,分派到各个地方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真正践行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他的思想不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基本统治了东南亚,到目前,令人惊喜的是,它还在不断扩张,正在向欧洲进发。

儒学精华宣扬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我认为儒家文化中传承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一直存在于大自然中,也可以说它是与人类文明和起源一起发展成长起来的。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繁衍生息就与孝道息息相关。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壮年要负责外出打猎养育老人和孩子,而孩子也要学会将这种本领并继续传承给下一代。这中间没有和谐的孝道,关系是无法维护的。可以说,孝道一直存在于人们中间,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孝道也不曾被埋没忽视过。即使在诸子百家激烈的争论当中,孝道的地位也不曾改变过。任何一代君王都把孝道放在了第一位,这不仅仅只是名声,也是治国的重要法宝。

家是孝道的源泉中国人对“家”的观念是很重的,在春节,无论置身何地,家一定是要回的,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在所不惜。回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团圆,也许外国人不能理解,团圆哪里都可以啊,不,没有在家乡的团圆,多少心理上是一种缺憾。在中国古代,做官的人年老都有还乡的习俗,高中状元的人也要衣锦还乡,这中间除了单纯的宣告,也包含了一种对家乡的敬畏和感恩。直到现在,中国的很多老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那片土地没什么特别,只是在那片土地上,有他们世世代代家族的影子在那里,有他们熟悉的乡音在那里,还有他们一尘不变的老化的生活。在那里,有他们对家的传承,也有他们爱的付出。传承和爱撑起了孝道的天空,让我们在感恩和缅怀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培育自己的下一代,并把这种无形的美好品质附着在他们身上。

尊师重道是孝道的另一面镜子老师这个职业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在古代的地位,更是德高望重。这在欧美眼中很难理解,因为他们最受欢迎的职业应该算是职业体育从业者,足球运动员,网球运动员或者橄榄球员等。有句俗话说得好,做事先做人。如果人做不好,事是不会成的。而要学做人,先得有榜样,这个榜样除了父母便是老师了。老师的身份很重,他有着高尚的品德,高深的学问, 他可以明察秋毫,也可以高瞻远瞩。他是集大成者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传承者。所以说孝道是维护社会关系、激励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