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医药文化体系组成?

    发布时间:2022-12-09 11:10:17   来源:Anita   

一、中医药文化体系组成?

中医文化是依附、融合在中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技术中的文化。在中医文化里,既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包容着中医学特有的健康身体的智慧。

中医学是一种地道的、本土的、原创性科学,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因此,它具备中国文化的全部特征及各个层次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中医文化体系的构建,不能脱离中国大文化的背景。中医现代文化体系,应包括以仁、和、谦、诚为主体的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为主导的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为主线的文化环境。

其中理念是最根本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中医药文化是六大文化形态的哪一种?

中医文化是依附、融合在中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技术中的文化。在中医文化里,既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包容着中医学特有的健康身体的智慧。中医学是一种地道的、本土的、原创性科学,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因此,它具备中国文化的全部特征及各个层次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中医文化体系的构建,不能脱离中国大文化的背景。中医现代文化体系,应包括以仁、和、谦、诚为主体的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为主导的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为主线的文化环境。

其中理念是最根本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是六大文化形态的的体现。

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一种,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民族生长繁衍的土壤,又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营养。中医药学之所以延续几千年而不衰,并且如今生命力更加旺盛,恰恰是因为它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三、中医有哪些文化象征?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医理、哲理、易理、文理四者融贯一体,是中医学之所以具有勃勃生机的主要原因。

(一)医道相通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之道”指导临床“形而下之术”,即所谓“医乃道之绪余”。代表中医学理论形成的《黄帝内经》,其基本思想即以“道”为主。

一是认为道是宇宙自然清静之气,二是认为道是阴阳二气消长之理,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本原,是事物变化的根由。

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领悟的得“道”者。

故作为一名中医大家,应该像孙思邈那样,博览群书,涉猎百科,精通于“道”,才能达到“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的境界。

(二)医儒相通

儒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形成了“医乃仁术”的伦理道德,还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群体“儒医”,要求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中医学的文化特征之所以突出,与儒医传统的形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儒医”经过儒家思想的熏陶。

所以他们在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为人风范等方面都表现出儒家的特征。

儒医还为中医理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善为诗文,重视典籍,所以不仅编纂、整理和保留了大量医学文献。

而且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熔铸其中;而且还由于他们重传承、重流派、重积累,故对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医易相通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周易》阴阳和合的思维方式和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四、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中医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五、古代中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你好,中华中医已经有5100年的历史。

纵观中医的发展,追溯可以从上古时期说起。

中华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巨著就是轩辕的《 黄帝内径经》,出现于5094年之前。

那么《黄帝内经》的著作人其实并不是轩辕黄帝,而应该是他和神农氏所著。

神农是中医药学的鼻祖,是气功的创始者。而轩辕则是中国巫医派的鼻祖,是玄学的创始人。当然这只是成为系统模式而认定的他们二人。另外还有伏羲和女娲,盘古等上古人,也是中华玄学类的开拓者。

那么那时的中医如何兴起的呢。这就要说起很长的时间了。概述起来,就是神农和轩辕都是氏族领袖,看到百姓受疾病和灾祸困扰,民不聊生。所以他们就无数人的亲身经历和不断实践而总结出一套人体祛除病变的方法。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疾病都被发现并研究出方法。包括治病要讲究时辰,四季,动静和相生相克等。甚至之后发展出了,指按摩擦乃至以后的针灸。

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和完善所得来的无数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所以西医说中医是迷信不存在,那是大错而特错的。西医学发现了才几百年,哪里能和我们几千年的中华经验和临床实践相比的呢。

只不过中医学失传的太多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巨大无比损失和遗憾。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古代中医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

上一篇:中药正本清源的意义?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