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百科

六味地黄是什么啊!有什么作用啊

    发布时间:2022-08-19 09:50:57   来源:Anita   

六味地黄丸,源出张仲景收录的金匮肾气丸。这金匮肾气丸究竟为何人所创,


已经不得而知。到了宋朝,钱乙先生别出心裁,将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和附子,


用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即所谓“治肾怯失音,囱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


睛多,面色恍白”。这其实就是现在的小儿麻痹症,不是什么小儿发育迟缓。清


朝编辑《古今图书集成》的时候,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病例范围被取消,


清一色地强调了为成年人滋补肾水,在燥门、疸门和瘫痿门中被同时推荐。大约


从明朝的薛己开始,这个六味地黄丸就走向包医百病了。这个薛己在《内科摘要》


中说,此方“治肾经不足,发热作渴,小便淋秘,气壅痰嗽,头目眩晕……血虚


发热等症,其功不能尽述”。以后的中医生使用六味地黄丸,实际上已经不是钱


乙的立方用意了。熟悉现代医学的人大概能够判断得出,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


麻痹症,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六味地黄丸的原始立方是极不可靠的。


  真正的疾病,中医是不能治的。只有那些不是病的病,或不需要任何医学干


预也能自愈的病,或西医治病头中医治病尾的病,中医才可以去施展“包医百病”


的“能耐”。到清末,六味地黄丸的治病范围推广到了内科(消渴、淋浊、咳嗽、


喘、眩晕、自汗、盗汗、便血、诸血症、血虚发热、呕吐、痿症、骨蒸、健忘、


惊悸、怔忡、头痛、腰痛、中风、类中风、虚劳、遗精、足跟痛、痰饮、黄疸


等),外科(下部疮疡、瘰疬等),妇科(不孕症、产后不语等),儿科(囱门


不合、解颅、五迟五软小儿年长不能行等),五官科(虚火牙痛、失音、舌燥、


喉痛、耳鸣、耳聋、眼花、齿牙不固、肝疳白膜遮睛、目中白晴多等多种病证)。


到了现代,中医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弘扬。现代中医生比清朝的中医生更加勇气十


足,他们把六味地黄丸的治病范围扩大到了12个门类: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梗死、脑溢血后遗症、眩


晕等疾病。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减轻水肿,减少尿蛋白,慢性肾小球肾炎,乳糜尿,


男性不育症,女性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尿毒症、阳痿、


遗精、血精、不射精、淋证、窿闭、遗尿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食道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性便秘。


  4.糖尿病。据称胜过二甲双胍和维生素E。


  5.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6.妇科疾病:女性乳房发育不良,经行鼻衄、带下、乳癖等。


  7.儿科疾病:小儿遗尿,小儿脑机能障碍,幼童性早熟。


  8.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眩晕、鼻鼽、鼻槁、鼻衄、慢喉痹、慢乳蛾、


慢喉暗等,中心性视网膜炎,口疮,牙周炎,慢性葡萄膜炎、视盘脉管炎、青光


眼、外伤性角膜溃疡、白内障、黄斑盘状变性、中浆病、玻璃体积血、口腔扁平


苔癣、齿衄、冠周炎、齿痛、耳聋等。


  9.皮肤科疾病:黄褐斑,粉刺,瑞尔氏黑变病,皮肤皲裂。


  10.肿瘤:甲状腺瘤,晚期肺癌患者。


  11.药物不良反应:氟哌酸、硝苯地和氯氮平引起的过敏和不良反应。


  12.其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肝炎血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颈推病,麻风性结节性红斑反应、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腰麻后头痛、背脊痛、脱发、下半身盗汗自汗等各种杂症。


  有中医界人士煞有介事地发表总结报告说,“六味地黄丸治疗范围之广,可


涵盖各系统疾病达435个,近20个科别”。


  看起来,“包医百病”这个成语需要修改了。保守的修改可修改为“包医千


病”,积极的修改可以修改为“包医万病”。最积极的修改,恐怕可以创造一个


新的格言来:“六味地黄丸就是全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