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广东的老火靓汤,汤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12-17 06:44:20   来源:Anita   

一、广东的老火靓汤,汤的历史

地道广州美食代表1,2,3:

1号代表海鲜

常言道考山吃山,考海,肯定是要吃鲜的。何况吃新鲜无污染的海鲜,对身体还是有许多好处的。广东人世代考水而居,又尤其地好吃、好鲜,在吃海鲜方面无论是历史还是炮制方法,在全国都数一数二。从刚刚开始的小打小闹吃些海鱼海虾海蟹,到后来的吃鱼翅牡蛎甚至海胆沙虫,一番折腾;原材料挖掘完了,又开始在炮制上动主意,从最淳朴的清蒸白灼到浓烈的香辣焖炖,还不过瘾,干脆鱼生刺身蘸芥末,吃得不亦乐乎。一切轰轰烈烈热闹过去了,广州人见了面坐下来吃饭又会说,哎,这一阵子太“热气”(上火)了,还是来个清蒸鲈鱼吧!如今,海鲜和各色名样的本一菜、外来菜错落有序地穿插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无论你是想大快朵颐来个丰盛海鲜小点,还是要豪爽地在大排档吃个痛快,总能找到让你满意的地方,谁叫这里是一个海鲜梦想城呢。

2号代表鸡

鸡之于广东人,就如油盐之于饭菜,所谓“无鸡不成宴”,说一正是广东人好鸡之至。

广东人为什么好鸡?这当然与广东人会吃鸡有关,鸡的名堂之繁多,足以叫人拍案叫绝。以地方分,就有清平鸡、湛江鸡、海南鸡等,以食法分,更有白切鸡、沙姜鸡、玫瑰鸡、豉油鸡、隔水蒸鸡等等。近年来,为发丰富本地鸡文化,一些外地传入的咖喱鸡、乞丐鸡、三杯鸡等怪味食法又悄然盛行。

在众多的鸡食法当中,尤以切鸡(俗称白斩鸡)最为特殊而驰名神州。当一只肥鸡从一锅鲜骨头熬制的美味高汤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浸泡被拎出锅时,是没有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的。中观其色,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闭目嗅之,鸡的原香随着那股热气充盈整个厨房,直叫人难舍其步。再而至味,当经过细致斩件摆放的一盘鸡放在餐桌上时,它的配料就好比点睛之笔,按照吃法的不同,可配生葱、蒜粒、生姜、酱油、香菜(芫荽)等。

3号代表老火靓汤

广州人所谓的老火靓汤指熬制时间长、火候足、味鲜美的汤食,传统上是用瓦煲来煲,水开后放进汤料,煮沸,将火调小,慢慢熬制2-4小时而成。老火靓汤是晚餐大宴中不能少的醒神节目,也是粤人生活中最普遍的饮食文化。

煲老火靓汤是一门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的厨艺,不过要说到配料,老火汤就是门高深的学问了。岭南地区地气湿热,长久居住热毒、湿气侵身在所难免,而老火汤其实是源自于中医药理的食补良方。不过真正的药汤实在太苦,即使一周只喝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广州人恐怕也要成为代代相传的药罐之族了,既要取药之效,又要取入口之甘甜,于是爱吃的广州人在中药的煎熬中悟出了老火靓汤,而且评价好汤的标准词,也是“甜”、“润”之类,可见在广州人看来汤与药的意义相当。

另外,广州人为求美味,也以新鲜的材料替代一些干药引,比如猪肺,就是广州人常用的清肺汤料,常用的还有霸王花、菜干、瘦肉、猪骨等,辅料则常见北芪、党参、沙参、淮山、杞子、红枣、人参、花旗参等药村和姜片。至于酒家更讲究,常用乌龟、甲鱼、乳鸽、乌鸡、蛇、鱼翅、鲍鱼、干贝或其他山珍海味/有了这样的美味。即使一周喝上三两次也不嫌多,只是有一点要记牢:不可少是原则,但也不可过量!一周的晚餐之中真正的食汤—滚汤还应该是主角。

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历史沿革

医院创建于1993年,2007年在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基础上挂牌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新院扩建工程预计2015年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后全院开放病床将达到1000-1100张,设计接待年门诊量达350万人次。

三、广州省中医

有广东省中医院,没有广州省中医院~

因为医生不是每天都出诊的,你可以去到省中医院看当天有那个医生出诊,你就挂他的号,友情提示一下,省中医院大德路那家是总院,比较好。

如果能帮到您,请选为最佳答案,谢谢。

挂有名的医生就很难的,如果一般医生就不难的,我看你情况也不是什么大病,看一般的医生,吃中药调理调理应该就会有改善的了。

如果能帮到您,请选为最佳答案,谢谢。

四、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概述

继续教育学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负责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二级职能部门。其前身是学校的“进修部”,于1956年建校时成立,1996年5月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3年7月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五、广东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广东木偶戏】

中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由闽西传入潮州。明、清两代,粤西的吴川、电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木偶戏相当兴盛,因此,人们称粤西地区是广东的木偶之乡。1949年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造出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各异,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剧目创作主要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

广东木偶戏分为高州木偶戏和潮州铁枝木偶戏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

广东省高州市

1、简要描述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戏是儿时久远而温馨的记忆。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过节或婚娶喜庆的日子,村民们都会不惜耗资请一台木偶戏,往往一个艺人一担箩筐一个布架子一个锣鼓几个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戏的全部家当。每当锣鼓一响,便人头挤拥,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小小的木偶戏台围个水泄不通。那木偶戏艺人仿佛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打锣钹,那边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同时还要嘴里根据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唱出、说出不同腔调。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

2、艺术特色

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

清末发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

3、表演特点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4、现状

高州木偶戏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