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医在宋朝有怎样的发展?现在的中医发展难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3 23:28:51   来源:Anita   

难点主要是被打压。另一方面伪中医深度影响制约了发展!

中医在宋朝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府设计翰林医馆,鼓励发展中医,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洗冤集录》是宋慈于公元1247年完成 的著作。本书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各类中毒急救及解毒方法等,分析详细并且非常切合实际。据书里内容,如是中毒身亡,死者会表现青或紫色皮肤,嘴及眼睛张开,手足指甲呈蓝色,眼、耳、口、鼻都可能有血液流出。要证明中毒,可把以肥皂水洗过的银针探入受难者口中。如银针变黑并不能抹掉就可证实。此书成为中国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及依据,一直沿用600多年。并被翻译成至少5种国外国语言。

宋政府不但注重医学文献出版事 业,也非常鼓励医学研究及实践。儿科及妇科因而发展成独立专科。并取得重要的成果。

儿科专家及专着中,以钱乙和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代表。其弟子阎孝忠于公元1119年把他的理论及经验整理成《小儿药证直诀》。此书是儿科专着,包括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此外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侯及治法,颇有创见。

宋代已经在大城市设立公众福利事业,开始出现药房、医院及孤儿院。都市化使政府要积极面对公共卫生问题,如南宋某些城市每天都有街道清洁、夜间粪便收集及使用痰盂的设施。宋政府亦开始有防疫政策。当时天花流行,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注重。

妇科及产科亦开始独立发展,当时最大成就的是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及所着《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主要讲解妇科方面的月经、生育以及常见疾病,而产科有胎教、妊娠、难产及产后疾病等。本书述及的难产问题包括臀位分娩、肩位分娩及面位分娩等,内容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