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价格

茯苓是著名的中药材,你知道它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吗?

    发布时间:2022-05-27 20:32:11   来源:Anita   

我们村是58年国家专业设的食(药)用菌栽培试验场,冬季种菇类,夏季种木耳,茯苓等对这个比较专业,下面就简单谈一下。

一,栽培简史

我国先人认识茯苓和应用很早,从《史记》,《神农本草经》等就有关于茯苓的记载。我国人工栽培也很早,在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时就有人工栽培记载,出口在郑和七下南洋时将茯苓和栽种技术传入国外。

二,用途

茯苓是一种很常用重要药材,中药方中在以前可占50%方中有茯苓及茯苓之衍生品(苓皮,茯神,神木)等。

茯苓也供食品,可直接烧熟食用,也可加入主食中同煮,还制成干燥食品(茯苓糕,茯苓饼。茯苓茶等饮料,甚至有国外配制海军食品。

三,茯苓栽培技术

段木栽培茯苓,用鲜茯苓,或人工培育菌种接种在松木筒料上,挖窖养菌,经一年或三年培养,在筒木上结出茯苓菌核。生产上由南北气候相差很大,有时生产上差异,但备料均以老松针始落,新松针生成这段时间,即冬季至元月份,下窖南方5月,北方6月份,收获第三年6一7月份。个别细小料一年就要收获。

段木一般用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和黑松也可,但产量次之。树木树龄选用15-20年以上,过大40年生的产量不理想,树径以12-14厘米最好操作。

去林业部分申请砍伐证后,选择秋未的晴天砍倒,修去枝桠,顺着树干削去几条树皮,削皮以单数(3,5,7条)为好,放山上干燥至七成干时,截成料筒搬运到种植苓场,架空堆叠成井字形再次架晒足干至锯口面出现放射形裂纹。

种植苓场选择,有坡度排水良好,坐北向南朝阳地方,土质以沙质土壤为佳,海拔最在700-1000米之间。

苓场选定后,在冬季翻耕,深度在50厘米,清除杂草,石块,进行第一次洒农药,消灭白蚁,害虫,约每亩用二十斤白蚁粉。开好排水沟。

5一6月,挖窖下料,窖挖深30厘米,宽30厘米,长90厘米。将松木料从2米一锯两断,再新削去两条皮,通常每窖放入两根筒木,重量不宜少于15公斤,一般最好20一30公斤,以呈山字形堆入。

料筒下窖与接种同时进行,菌种可用肉引(新鲜茯苓),木引(经过人工接种尚没结茯苓的筒木),菌引(人工无菌培育纯菌种)。

肉引将选择好的种苓切成3厘米片,每块上要有外皮,每窖约鲜苓种二百克以上,可贴引新削皮上,也可贴新锯的一端,苓肉贴紧用石块顶紧。

木引将木引锯成10厘米小段,每窖用二百克以上,同肉引一样贴法。

菌引每窖约半袋,将塑料袋切开,一切两半,如同肉引贴法。

接种后,立即覆土,厚度4厘米,窖面呈龟背形,利于保温,保湿,排水。

苓场管理

苓场各窖接种完毕后,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即时补覆土,以免日晒筒木。

接种后七天检查菌种成活情况,没有成活,要及时补种。

苓场地杂草丛生会消耗筒木养分,须即时铲除。做好人畜践踏,会使种苓脱落。做好白蚁工作,禁止人畜尿粪进入苓场,会因此带入病菌引起烂窖。

茯苓长到一定程度,场上就会出现裂缝,应及时覆土,一般在9一10月,3一5月,这两个时期茯苓生长最快,场上经常出现裂缝,菌核(茯苓)容易生长出地面。当茯苓生长到一定大时,此时茯苓会发出一种香甜味,特别容易吸引几十米外野猪来拱食,特别要注意。

采收茯苓与栽培地区气温,地温有关系,快的下窖后4个月即可收获,慢的需经一年后才成熟。

茯苓成熟标志,苓场不再出现新裂缝,料筒由黄色变褐色,一捏就碎,此时养分多为耗尽,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褐色,无白裂花纹,纹嫩口变褐色,说明菌核己成熟,必须采收。苓块白色太嫩,黑褐色大老,长期不采,就会腐烂,造成减产。

茯苓一般生于海拔400~1500米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湿度较小的同山区,多见于阳坡。土壤以沙质为主。植被为松属针叶林,覆盖率在50%以上。栽种茯苓的场地应选择沙质土壤,坡向南、西南或东南,坡度15 °~25 °。无白蚁滋生,未种过庄稼或3年内未栽种茯苓的生荒地。选好的苓场应及时深挖,深度不能浅于50厘米,并拣净石块、树根、杂草。挖场一般在冬季进行。苓场翻挖后经暴晒、干燥备用。按种前顺坡挖窖,窖距20厘米左右。接种后根据苓场坡度及山势,修挖3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形成厢场,以便于管理。

上一篇:射干是一年收的吗?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