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百科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9 14:36:29   来源:Anita   

黄芩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等;主要治疗胸闷、口渴不欲饮、泄泻、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胎动不安等症状;现代临床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另外还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酒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酒黄芩味苦、性寒,有去湿热、泻火、止血、对于女性来讲还有安胎的功效。对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经常头痛的患者。像更年期妇女,以及产后出血的孕妇来说都是非常适宜的。但对于容易腹泻的人、胎动的孕妇、身体缺水的人来说并不适宜。

黄芩是什么东西?有何作用?

【拼音】huáng qín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
1. 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和黄芪有什么区别?

黄芩和黄芪的区别比较大,功效不同、形态不同、成分不同、别称产地不同、应用人群不同。

黄芪:根呈圆柱形,长30-90厘米,直径0.7-3.5厘米,表面呈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外皮剥落后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黄芩:根呈圆锥形,长8-2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呈棕黄色或深黄色,表皮粗糙,有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味苦,性寒。所以黄芩和黄芪功效不同、形态不同、成分不同、别称产地不同、应用人群不同。

1、功效不同,黄芩具有止血安胎、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热、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等,也可治疗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而黄芪主要为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体乏、食欲减少、腹痛腹泻、盗汗等症。

2、形态不同,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它的根茎为肉质肥厚根,也是入药部分,叶片坚硬纸质,呈披针形,花序在茎或枝上顶生,花色是紫红色或蓝色。而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羽状复叶随着,有十几片以上的小叶丛生,花序较密,多十几或二十几朵丛生,这点和黄芩有明显的区别。

3、成分不同,黄芩主要含有黄芩素、黄芩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等成分,性味苦寒,是清热败火的药材。而黄芪主要含有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性微温,是补气养元的药材。从以上成分即可看出,它们而且药性不同,功效与作用区别极大。

4、别称产地不同,黄芩别称山茶根、土金茶根等,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产于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

5、应用人群不同,黄芩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适宜湿热的人群,所以适宜痈肿疮毒患者,血热出血患者以及胎动不安的孕妇使用。而黄芪主要功效是补气升养,适宜脾气虚弱,面色苍白或黄萎;中汽下陷导致脱肛,子宫下垂、慢性风湿性的关节炎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