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养生

黄芩有什么作用?吃了对身体好吗?

    发布时间:2022-06-29 21:25:44   来源:Anita   

黄芩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味清热泻火药,但是由于其味苦,所以民间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认识一下黄芩这个临床应用广泛的清热药。

黄芩的功效黄芩,又称为山茶根、土金茶根、黄文、腐肠、元芩等,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最早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分布于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是传统的、常用的中药。

中医认为,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胎热胎动不安等症。一般用量为3~10克。

黄芩的配伍应用在临床上,黄芩可与滑石、白豆蔻、通草等配伍,可清热燥湿治疗湿温暑温,如黄芩滑石汤;

黄芩与桑白皮、知母、麦冬等配伍,可清肺止咳,治疗肺热咳嗽,如清肺汤;

黄芩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配伍,泻火解毒,治疗火毒炽盛证;

黄芩与白术、当归等配伍,可清热安胎,治疗胎动不安证,如当归散。

明代医家缪希雍曾说过“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者也。黄疸、肠辟、泻痢,皆湿热盛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寥也”。

黄芩的炮制品黄芩不同的炮制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

1.酒黄芩善入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同时,黄酒可缓解黄芩的苦寒之性,以免伤害脾阳,导致腹泻;

2.黄芩炭以清热止血为主,用于崩漏下血,吐血衄血。

传统将黄芩分为枯芩与子芩。

1.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2.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

黄芩的药理研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芩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黄芩还有降压、镇静、利尿、利胆、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在临床上用它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急性菌痢、肾炎等症,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使用黄芩。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专业医学团队解答,请点右上角关注!

黄芩 

【处方名】 黄芩 炒黄芩 子芩 黄芩炭 酒黄芩 淡黄芩【能功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常 用于: ①湿热所致诸症; ②肺热咳嗽; ③内热亢盛,迫血妄 行所致之出血证; ④胎热不安。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3~10g; 或入丸、散。外 用: 煎水洗或研末撒。

【新用途】

一、内科

1. 肾炎、肾盂肾炎: 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 200mg (儿童酌减),每日2次。

2. 高血压病: 20%黄芩酊剂,每次5~10ml,日服3 次。

3. 病毒性肝炎: 用黄芩甙注射液4ml (相当于生药 200mg) 肌注,每日1次; 或用本品6ml,加入10%葡萄糖 250ml中静滴,15日为1疗程。

4. 慢性气管炎: 黄芩250g,甘草125g,煎2次取煎液 750g;另取生石灰250g,加冷开水2500g,搅拌浸泡静置24 小时,取上清液2000g。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 搅至pH呈7~8为止。每次20~25ml,日服3次。

5. 钩端螺旋体病: 将等量黄芩、银花、连翘分别提取 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成片剂。每片重0.5g,相 当于生药3.79。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 减。

二、小儿科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日 6ml,1~4岁8~10m,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

三、五官科

1. 沙眼: 2%或3%黄芩甙眼药水点眼。

2. 病毒性、化脓性、炎症性眼病: 黄芩、银花各25g, 制成复方黄芩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5g,用时作结膜下注 射,球后注射及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