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探花楼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2-11-17 15:47:44   来源:Anita   

昔年台峤归来日,曾向沧江溯旧游。太息清廷科举变,更无人识探花楼。――池志澄瑞安探花楼几度兴毁,湮没已久矣。探花楼原为瑞安一大名胜,和塘河拱瑞阁、西岘观潮阁、莲湖话桑楼合称为瑞安四大名楼。

中枢一词来源于什么?

出自汉代文学家扬雄写的 《太玄・周》:“植中枢,周无隅。”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三、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在现存的最早的医学文献中,《灵枢经》是针灸理论的专著。书中记载了大量的解剖学知识。如《脉度篇》、《骨度篇》、《肠胃篇》、《平人绝谷篇》等。还记载了大量的脏腑、经脉及腧穴的生理和病理的知识,尤其是经脉与腧穴的生理和病理知识,更为丰富和广泛。如《九针十二原》、《本输篇》、《邪气脏腑病形篇》、《经脉篇》、《经别篇》、《经筋篇》、《经水篇》等。这些内容的记载,说明了经络学说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否则的话,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灵枢经》,是不可能总结出这些较完整而且是比较成熟的针刺理论和经络学说理论的。那么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呢?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其二是来源于长期的生活观察,其三是来源于医者的临床实践。下面分述这三个方面的来源。

在脏象学说的形成中,谈到了《灵枢・经水篇》和《灵枢・肠胃篇》所记载的有关古代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解剖知识。除此之外,关于针刺的禁忌问题《素问・刺禁论篇》《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等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如书中提出在针刺胸腹部位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五脏。假如针刺时中伤了心脏,一天就死;针刺时中伤了脾脏,五天就死;针刺时中伤了肾脏,七天就死;针刺时中伤了肺脏,五天就死;针刺时中伤了膈膜,不出一年也要死亡。针刺足面时,如果误伤了高骨间动脉,就会出血不止而死亡;针刺头部时,如果误伤脑户穴,很快就会死亡;针刺委中穴时,如果刺的太深,误伤大脉,会使人晕倒,面色变白。刺脊骨间隙,误伤脊髓会发生背曲的病变;刺缺盆穴太深,气外泄,会使人喘逆。诸如此类的内容,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古人在提出针刺禁忌时指出,如果不知其部位,就不能避开要害之处,因此就很容易出现刺伤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足以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解剖知识了。

关于脉度的问题《灵抠・脉度篇》说:“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文。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从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长度和任脉、督脉、跷脉的长度计算,可以看出古人对经脉运行的隧道进行了研究。

关于铜人模型的问题,《唐书・艺文志》曾经记载当时已制造出可以用针剌其腹的铜人模型了。宋朝的王惟一所设计的铜人针灸模型,在周密著的《齐东野语》书中有较详细的记述:铜人的全身像是以精铜铸造的,内有五脏六脑,外有腧穴。穴名写在腧穴的旁边。腧穴内灌入汞,腧穴外面涂上黄腊。当针灸医生考试的时候,如果刺中了穴位,则针入汞出,如果没有刺中穴位,那汞就不会流出来。由此可以推知,如果当时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有关脏腑。经络等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制作出这样精细的针灸人的模型。

总之在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灵枢经》中,通过对“经脉”、“经筋”、“骨度”、“肠胃”等内容的专章叙述,阐发了经络的理论,这在全世界同时代的医学作品中是首屈一指的。上述内容说明了解剖知识是经络理论形成的基础,古代的解剖学是经络学说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络学说的形成,一方面是来源于解剖学的知识,另方面也来源于古代医者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表现的长期观察的结果。比如《史记・扁鹊包公列传》就记载了上古的时候,有一位医生名叫俞跗,他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用汤液、醴酒之类。对于脏腑的疾患,他采用开刀进行手术治疗,以祛除病灶。这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对活着的人进行手术而对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观察,这对医者深刻认识有关经络的一些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再如,远古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人体上有什么穴位。可是在生活实践和生产斗争中,由于偶然触碰到体表的某些部位,或是因为砸伤体表的某些部位,或是因为抚摩到体表的某些部位,从而减轻了某些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这使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体表的某些点可以减轻病痛。这对于古人在治疗疾病时,由不定位的针砭或灸某处,发展到定位地进行针砭或灸某处,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由于医者长期的观察,人体表上的某些特定部位对某些疾病的明显疗效,使经络学说中关于对穴位的定点及穴位的主治功能的认识更准确、更系统化了。

古代医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每一个穴位都有它特定的主治功能。例如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六腑,上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这就是说五脏六腑都有原穴,肺的原穴是太渊,心的原穴是神门,肝的原穴是太冲,脾的原穴是太白,肾的原穴是太溪,心包的原穴是大陵,这些都是以输为原穴,因为输穴是三焦所行之气留止的地方。六腑中,胆的原穴是丘墟,胃的原穴是冲阳,大肠的原穴是合谷,小肠的原穴是腕骨,膀胱的原穴是京骨,三焦的原穴是阳池,所以五脏六腑有病,取十二原穴进行针刺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再如风府穴,古代医者通过临床治疗疾病,发现风府穴是风邪易于侵袭的地方,所以它可以主治一切风证。又如下巨虚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它不仅可以治疗胃痛,而且对治疗因小肠疾而造成的腹痛、腹泄等症状疗效也很好。这些都说明了穴位的主治性能是在医者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除此之外,古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现象也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针刺得气不仅是产生疗效的关键,而且在得气的同时针感还沿着定的路线进行传导。随着对针灸穴位针感传导的不断认识进而总结出经脉的循行途径,以及它们和脏腑的属、络关系。

总之,由于古代人们积累了丰富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再经过医者的长期医疗实践,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是由许多犹如网络的经脉和络脉沟通的。所以体表的压痛点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经过漫长的实践也被认识到了。这使人们对腧穴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从点的概念发展到线的概念,从孤立的、局部的、单一的认识发展到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认识,对腧穴和经络之间的整体观念的认识更加全面了。因此经络学说的形成与人们对解剖、生理及对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的长期观察是分不开的同时,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古针炙医籍看,气功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经络学说就是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人们的医疗经验不断地丰富,针灸的腧穴也由“以痛为腧”而逐步地定下来,在腧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古人则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又结合了针刺的感应情况和古代的解剖学知识,把具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腧穴进行了归类。并且进一步的从理论上加以阐述,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又一个方面的规律性,逐步的形成了经络学说。

《内经》十分重视经络学说,并对它做了精辟的论述。首先《内经》认为医者一定要通晓经脉。因为十二经脉是人之所以能够生存、疾病之所以产生、人体的功能之所以正常、疾病之所以能够痊愈的关键,所以通晓经脉的循行情况,起止情况对辨别疾病的虚实,洽疗各种疾病,延长人体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尔初学者一定要首先学好经络理论。《内经》不仅强调了经络学说的重要性,还阐述了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走向,属络的脏腑及其所主的疾病。论述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绺的分布及作用。记载了全身腧穴的数字、名称与部位。阐明了人体内的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循行的情况及其作用。这些论述基本上奠定了经络学说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之丰富,是在于它总结并发展了战胍郧暗挠泄鼐络的理论。比如,以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内经》中论述的经脉内容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内经》不仅对经脉的循行走向描述的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等更清楚,而且把经脉由十一条发展到十二条。总之《内经》论述的经络学说已然比较完整。后世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腧穴和经络的某些同题的为详尽的论述,及对经穴的分布排列等方面。

在经络学说的发展b况中,重点它谈一下《难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锎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等代表性著作对经络学说的发展。

《难经》是战国时以问答的方式解释疑难问题的著作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所以又称《八十一难》,简称《难经》。

《难经》从六十二难起至八十一难止论述了针法及腧穴的问题。该书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难经》认为“肾问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它在第八难中说:“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这说明十二经脉的脉气是命门的原气发挥的生理功能。其二,《难经》认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故提出“独取寸口”的观点。它在第一难中说:“卜经皆有动脉……。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故独取寸口从候五脏六腑之气,这说明十二经脉之气都和寸口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观点是对经络学说在辨证论治和诊断方面的发展,也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难经》把散见于《内经》各篇的奇经八脉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出了奇经八脉的概念。它在第二十七难中说:“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

《难经》指出了奇经八脉是区别于十二经脉的一个独立系统

《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晋代的皇甫谧把《灵枢》、《素向》、《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综合起来,按类别编撰而成。全书共十二卷二百二十八篇。书中除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变化外,还重点地介绍了腧穴总数、腧穴部位、针灸操作的方法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主治腧穴等内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之一。该书收集、保存了晋代以前的针灸经络成就,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甲乙经》首次提出了九十五个交会穴,这对于运用经络理论指导临床有一定的意义。另外书中对于腧穴的排列是以人体的部位进行排列。这对当时掌握腧穴的位置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唐朝甄权的《明堂图》、孙思邈的《明堂经图》、宋朝王惟一的《铜人经》等对腧穴的排列均宗其例。该书在针灸经络方面的成就,对我国和国外的针灸医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备急千金要方》也叫《千金方》,是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辑录了唐以前的有关针灸文献和处方。记载了大量的经外奇穴,提出了“阿是穴”的名称。并对孔穴的错误之处,做了认真的考订。他认为,旧明堂图距离唐代的时间太远了,在传抄的过程中有很多错误,因此不能起到指导医者学习针灸的作用,所以他又根据甄权新撰的《针经钞》为底本,绘制了彩色的明堂图。图中的十二经脉,分别以五种颜色涂之。奇经八脉以绿色涂之。这三幅图共有六百五十个孔穴。彩色明堂图的绘制,使后人在学习经络、腧穴的时候,能够按着图去寻找经络和腧穴的位置,对腧穴之间距离的远近情况也可以一目了然了。这些是《千金方》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和贡献。这对推动当时的针灸教学和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起了较大的作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铜人模型是宋代的医学家王唯一著述和设计铸造的。它们对经络学说的发展表现在;(①《人腧穴针灸图经》整理和校正了宋以前关于经络、腧穴鄣位错乱和不统一的地方。书中载有腧穴六百五十七个(双侧),这与《甲乙经》相比,增加了青灵、厥阴俞、膏肓俞三个双穴和督脉的灵台、阳关两个单穴。腧穴的排列除按身体部位徘列外,对四肢是依十二经的次序排列的。这使后学的人不仅能够了解古代的经络系统,而且也便于临床治疗的需要。②铸造立体针灸铜人模型,根据《夏竦序》的记载:铜人铸于1027年,铜人体表刻有六百五十七个孔穴。考试医生时,人的体表用蜡封着,体内灌上水银,针刺时如果刺在孔穴上则水银就会流出来。如杲刺的不准则水银不出来。这较唐代的明堂图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是针灸教学形象化的创举。为经络学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十四经发挥》是元代滑寿撰著的。书中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十四经发挥》认为任脉的直行者在腹中线循行,督脉的直行者在背中线循行。任脉和督脉的经穴,都在本经循行的路线上,即任、督二脉都有专穴。而冲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带脉的经穴却寄于各经脉的腧上,即冲、维、跷、带都没有专穴。因此任、督二脉应该与经脉相提并论而成为十四经。这是《十四经发挥》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之一。②《十四经发挥》腧穴的排列是按经脉循行的线排列的。这种排列的方法为后世所邀循,这对系统认识和研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十四经发挥》充实了经络学说的内容。

《针灸大成》是明代的杨继洲编撰的。书中辑录了大量的明代以前的针灸资料。是继《甲乙经》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后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总结。由于宋朝以后,医书遗失的现象严重,所以《针灸大成》辑录的有关经络、腧穴等针灸资料无疑是很宝贵的。书中对经络的循行、主病、腧穴的校正都叙述得很详细。并提出了头为诸阳之会,为百脉之宗的观点。这对经络学说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代关于经络方而的论述,一般的都没有新发展。唯有《经脉图考》一书论述了从周身骨骼部位来考证穴位位置的内容,使腧穴的定位又增加了一个方面的标志。《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载述了历代医家关于经络的论述,对后学者可以参考。 总之从清朝到解放以前 , 反动统治者推残着祖国医学 , 致使经络学说不能有所发展 。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很重视中医工作。针灸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对经络学说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而不断地加深了对经络实质及其对临床实践方面的认识。

经络是人体内部客观存在的物质结构,通过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不难看出中医学中的经络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根娲《灵枢》和《素问》中有关经络的形态、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等方面的论述,经络几乎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及生理和病理。因此中医的脏象学说(即脏腑学说)是中医脏腑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西医解剖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概括了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对经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电阻与电位的观察测定,发现了腧穴与经络的功能和脏腑、器官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原穴的电位变化是依脏腑活动的存在和活动的情况及经络活动的情况而决定的。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形态学的研究,发现了在人体全身三百多个穴位中,有一半的穴位下面有神经直接通过,另一半的穴位附近(0.5厘米内)有神经通过。在95%以上的穴位附近(05厘米内)有动、静脉干或有较大的脉管分支通过。这些都说明经络、穴位与神经和脉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针麻原理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针刺传导途径的探索与观察,发现经络与中枢神经有关系。比如内脏有病,针刺远隔穴位能发生作用,这可能是针刺六位时在中枢神经所产生的兴奋点与某些内脏调整中枢之间发生了一定的联系或是相互重迭的结果。同时也发现了针刺可能是通过神经与体液的综合活动前到达器官发生作用的。通过对经络感传现象的普也证实了经络实质的存在和循行路线的分布情况。

以上是近年来关于经络研究的概况。还有不少的见解,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经络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