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国古代文豪书房对联

    发布时间:2022-05-28 02:20:38   来源:Anita   

展开全部


【陆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苏东坡】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袁枚】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郑板桥】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纪晓岚】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黄庭坚】
诗罢春风荣草木
书成快剑斩蛟龙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呑吴

【徐霞客】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丰子恺】
草草杯盘供语笑
昏昏灯火话平生

找一些经典的从艺术特征方面的对联赏析(快,急!)

对联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文艺作品形式都有其各不相同的基本特征,从而才能使彼此之间不容混淆地区别开来。同样,作为一种独特文艺形式的对联,也有区别于其他文艺形式的基本特征。我们要想撰写对联,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对联艺术的基本特征,这样才可能写出一副合规矩、不走样的对联来。概括说来,对联艺术的基本特征则为:两行文字,字数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谐,词性相当,结构相应。

  对联的两行文字,即上联与下联,这一般指短联来说的,如果是几十字、几百字的长联,当然就不止是两行了,但却必定是一比上联与一比下联,或者称两组文字。

  所谓字数相等,就是上联与下联的字数要一般多,而字数多少却没有限制。但因为我国的汉字是一字一个音节,有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字数相等的前提下,就要考虑词组的相同,有人也称为节奏相同。上联词组是几个字,下联词组也必须是几个字,这样,上下联的句式才能一致。例如:

  不做违心事;少听顺耳声。

  这是一幅五字联,叫二、三句式,或二、三节奏,上联与下联各为两个词组,字数完全相等。

  但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上下联字数也有不完全相等的。据说,当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当有人对此联提出字数不相等、词组不相对的质疑时,撰联者义正辞严地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副广为流传的对联,表达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心声。

  对联的内容相关,就是对联的上句与下句的意义要相近或相反,使之语意连贯,彼此互相关联,从而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如果一副对联只求形式的一致,而忽视内容上的统一,那只能是貌合神离,绝不是什么好对联。

  对联的平仄相谐,是对联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或称基本格律,也是撰写对联时的一个起码的要求。由于对联基本上是由骈体文和律诗(特别是律诗)衍生的艺术形式,因此她明显地烙印着严于对偶辞格的胎记。

  平仄相谐,就是对联的一句之内必须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相对应的词要平仄相对。而且要按照律诗的格式,每两到三个平声(或仄声)字之后必须换为两三个仄声(或平声)字。如果一副联内出现连用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平声字或仄声字,就显得呆板生硬,是写作对联的大忌。再有,初学撰联者一定要注意,在一副联中,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仄声,下联收尾的字要用平声。从前有过上联用平声收尾,下联用仄声收尾,那只是对联中的变格,不足为法。

  古今汉语的声调分成“四声”,但又有所不同。古汉语的四声为平、上、去、入;平声又分上平、下平。现代汉语的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的平声,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都为平声字;同样,古汉语的上、去、入,现代的上、去,则为仄声字。而古汉语的入声字,则已转化到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之中了。

  在国内一些征联活动中,一般都明确提出古四声与新四声不能混用,因此初学写作者如何掌握古代入声字哪些转化到新四声中的平声字了,我们可以用古人留下的口诀来检验: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例如:风(平)、酒(上)、露(去)、沐(去)四字,可辨别其声调。此外,可以查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新编》等书。

  《简论对联艺术的六大特征》
  肖大志
  对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它的文化艺术特征。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对联艺术具有民族性、民俗性(也即群众性加传统性)、实用性、启蒙性等文化特征与功能;另一方面,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对联艺术具有显著的严谨性(主要体现为对仗性)和精炼性等艺术创作特征与要求。
  所谓民族性,是指对联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如前所述,它比较集中地体现和表达了汉字的特色与优点,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基本上只存在于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虽然在个别少数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中,偶尔也存在对联现象,但影响远不及汉字对联这样广泛而深远。
  所谓实用性,是指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若结合汉字的书法艺术,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氛与格调。它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入百姓之家,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能发挥作用。
  所谓民俗性,是指对联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联自产生时起,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当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对联起源于律诗中的对偶句)。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4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作为春联之发轫。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总之,在民族性与实用性基础上形成的浓厚的民俗性(或者说群众性和传统性的结合),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所谓启蒙性,是指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作用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声律、词性、语法结构与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对联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严谨性,是指对联属于格律文学范畴。它不仅实用性很强,艺术要求也很高。它在格律上要求比较严谨,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格律加以规范,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仗性,而只有比较严谨的形式(格律),才能体现和保证它的对仗性。
  所谓精炼性,是指对联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作为一种形式小巧而严谨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的美誉。总之,形式(篇幅)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