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2-05-15 04:20:42   来源:Anita   

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中医药的意义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医药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的意义在于他立足于古老的中国古代哲学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阐述自己特有的医学思维就是辨证论治中医药不是封建残余是祖国的瑰宝

怎么理解我国的中医是一门科学?

中医是科学的补充。其实我觉得与其说学术界认为中医是科学,不如说中医使他们不得其解,却偏又实在高于他们,使他们无话可说。从原理讲。西医是克制而中医是引导。最简单如发烧了,西医会用冰袋降体温。而中医是帮患者发汗。速度上,西医见效快。但是有两点,1体质差的人得了重病经不起西药的猛烈,中药用对了却能应势利导,固本培元。2绝大多数的慢性病西医无法根治。因为西医很清楚你生病时的化学反应,并由此制出相应的药来压制反应(所以见效快)。但西医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你得了胃病,他就治胃。但有可能你的牙不好而导致胃负担重。治了多少年胃,除非你去牙科,否则胃永远治不好。不懂抽薪止沸的道理。也不是他们不愿懂,但西医一旦分科就决定了各科间出现了盲区。而中医讲五行的平衡,除了治疗更注重调养。西医可以在电话里看病,听你的症状,他能正确地讲出药方。但中医望闻问切。问只是其中一项。中医看病一定是看整体。从药理上讲。西药因为是化学制剂,不可避免地有副作用,并和许多人的体质相排斥。几百年来,最成功的西药是阿司匹林。它号称什么病都能治,副作用极小,但同时起的作用也小。因为化学制品中都是无机物,大部分人体不能吸收小部分甚至难以排除,而医生知道它会起该起的作用,但究竟有没有不该起的作用也难讲。而中药是采自天然的动植物,人体能充分地吸收(当然药得用对,许多植物是有毒的),有没有危害是易察觉的。但是,现在的中药有一点叫人担心,比如过去开药开人参,上党的,长白山的它是不一样的,因为生长的环境、土质不同,人参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甚至某年的草药和某年又不同,有可能那年有灾,采的药就不行。茶经上采茶连当天的天气都有要求。但现在你去开参片,你知道一瓶里边有几种吗?还有必须要讲的就是中医的经络学说,真是要叫西方人以头戕地。西方人的解剖学是比中医强许多的。他们的学说里和经络相似的是神经学说。人的感觉由神经传导,切断神经,反射动作就无法完成。但经络学说却不是切断,而是截止了反射动作。切断了就接不上了,但中医把针一拔,反射就回来了。并且所谓的经络在把人体剖开后是看不到的,可每条经络的作用却真实就是那样。西医想到这个,真要毛骨悚然,像看到鬼一样。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比如两个物理学家,要讨论物理问题,他们的物理公式是公认的,可以从理论面探讨。但中医西医的理论根本是两码事,理论谈不到一起。张衡发明地动仪,西方人可以说,你那不算科学,你不知道啥就地震。然后他可以解释你地动仪的原理但你不能,所以你不是科学。好了,叫他们解释中医是什么?他们傻了。我们讲五行,他固然听不明白,但他知道自己那套不但不能解释,都连系不上,就服了。这也是科学家可爱的地方,尊重事实。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研究 -------------------------------------------------------------------------------- [录入时间 2004/07/12 14:46 ] [浏览次数 390] 黄明达 一、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国汉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鲜族等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及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经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证明,中医药学不仅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重大贡献,而且在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阴阳互动的平衡观、脏腑经络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以人为本的生命观、三因治宜的辩证观对疾病的预防控制上,还是在人类生育、健康、衰老、疾病、死亡等生命现象全过程的科学认识方面,尤其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生存寿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对目前现代医学病因不清、疗效不佳的各种疑难杂症及高死亡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肾病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甚至对21世纪有黑死病之称的高致命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等,都显示出了中医药独特疗效和显著优势。对于患有现代社会文明病及占世界城市人口70%-80%的亚健康人群,传统医药学及中医养生学在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在对于13亿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东方医学最具代表性的中医药产生了浓厚而广泛的兴趣,并加大了经费及人员投入,希望能从古老的传统中医药学中领悟其现代生命科学的真谛,寻求解决数量在不断增加的人类疾病的最终方案。与现代西方医学生命科学物质还原论研究相反的方向上,传统中医药学对疾病辨证、动态的宏观认识和对生命现象整体把握,在疾病防治尤其是适应WHO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适应能力的社会医学模式方面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可行性。从疾病生物医学到生命医学,从生命医学到生态健康医学,中医药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和科学发展价值,是人类医学生命科学价值体系的完整体现和先进文化的突出代表。在未来后现代医药学发展时代,中医药不但不会消亡,将继续为13亿中国人民及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而且中外医学界有识之士尤其是从事边缘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医药所代表的先进的生命观和科学的医学方法论将引领世界未来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将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二、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 中医和中药是传统医药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就必须首先对中医药有一个正确、客观、全面、系统的理解与认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自上而下过度强调了现代中药研究、中药现代化和中药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问题,而严重忽略了对现代中医研究,中医对中药研究的主体指导地位以及中医产业化开发的问题,出现了“胡子眉毛一把抓”和“一手硬、一手软”的政策导向问题。没有在中医与中药的研究及发展方面实现平行互动。由于中药西制、中药西用、废医存药倾向,并以中西结合为名而实行以西代中为实的策略,导致了如马兜铃酸事件、龙胆泄肝丸事件、小柴胡汤事件等所谓“问题中药”的社会争议,接连不断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中药信誉危机,这不仅对中药产业经济发展是一个信誉重创,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将为国外西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扫平了道路。因此,在弘扬中医药的口号下必须重新审视我们过去的政策导向及具体策略,必须以最大程度地满足13亿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实际需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站在为人类医学生命科学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高度。在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同时加强传统中医药研究开发并推动中医产业发展。 在发展中医药国际化之前首要目标应是中医药本土化发展的最大化。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本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而且还因为中医药在中国最具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最具经济可行性。中医药本土化发展应成为中医药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最大的经济,也是最大的政治。 中医药现代化应在中医药研究与研究中医药两个方面同时展开,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中医药国际化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更是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偏面追求唯技术论和唯成分论,只有加速中医药的消亡,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只有在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之间实现东西方医药学双向接轨,以文化辅轨,以理论接轨,以服务为基础,以产品为载体,才能真正体现中医药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发展战略。 中药现代研究方面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以复方中药制剂的方剂学研究与开发为重点,创立具有中医药学科特色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两大标准体系。中医现代研究方面应在充分保留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内涵的同时,以中医现代医学生命科学表述研究为重点,创立具有中医药学科特色的现代中医生命科学理论及其标准语言体系,尤其在经络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方面是中医最具国际化发展机会的重大领域,应创立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现代中医经络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发具有巨大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全球经络养生产业。 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方面,除以往重视国家各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资源与技术力量之外,还应加强对民间中医药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民间验方与治疗技术及各医院门诊的内部制剂和协定处方的研究开发给予高度重视,在技术、资金以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中医药的灵魂在其独特的先进文化,而中医药的活力在于其丰富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疗效是硬道理,尤其是中医药人体临床应用的医学实践研究更具有科研开发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的实用性。过去以往比较重视对中药新资源、新成分、新机理、新标准的药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动物药理学研究,却对在生命整体水平上的医学实践及临床比较学研究重视不够。而且目前所推崇的循证医学研究又缺乏中医药学科特色及文化内涵,不能完整系统地体现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并充分体现中医药比较优势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不宜将现代西方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地用于中医药研究,否则将丢失对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尽管循证医学的初衷有利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一切传统医学、自然医学疗法及成果在疾病临床治疗规范方案中的应用推广,但不要因为所采用和实施的具体方案有误而影响到我们最终目标实现。 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方面不仅要重视科技与产业化发展,而且更要努力并加快培养与未来中医药发展相适应的能够真正领会中医药真谛,有坚实的中医理论与实践功底,又具有现代生命科学广泛知识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须从加强中医药的传统文化教育入手,不仅要继续重视和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而且还要努力发展传统医学文化的中等教育,甚至从小学开始就要将祖国医学养生文化植入全民素质教育之中。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不仅是中医药行业内的头等大事,也是全民族发展的大事,应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高度给予重新认识和政策定位。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