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有谁知道“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故事?急!!!

    发布时间:2022-04-18 05:55:42   来源:Anita   

应为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文化.意思是端正德行厚爱众生,使自己越来越完美。 中移动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含义考证 在2006年1月中移动的工作会议上,总裁王建宙先生提出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的口号,一个强调整体性、规模性和一致性的中国移动正在文化、战略、运营管理等诸多层面上实现“统一”。并且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那么“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该句的出处是哪里,又应该如何从本义上进行理解,并深刻领会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有学者从古至今,并结合中移动的实际和中移动集团公司、省公司的工作报告试着对“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含义进行考证: 一、“正德厚生”的含义考证 “正德厚生”――引自句子“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语出《尚书·大禹谟》。《尚书》是群经之首、儒家经典之一, 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会议记录和号令。尧帝时连年洪水,百姓死伤、田产皆无。尧选舜摄政。颛顼之后人、鲲的儿子禹自荐于舜,愿以命治水。禹既有智慧又会拼命,用八年修成了贯通九州的九条水道,修筑九座湖堤,豁开九座大山,形成了九水互制的水系,从此水患终于平息。而“大禹谟”就是记录了禹和舜关于治理天下的议谋。 句子“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原文为“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 盛世鸿儒-孔颖达对上述的含义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力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富,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民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渭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 上述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禹对舜说,政治和帝王的功德,主要是好好管理国家并把人民安顿好。具体如何做呢?一方面要改善金木水火土谷六个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大禹说:“九功”各得所宜,配合协调,使人民知晓,遵守奉行,发挥最佳作用,并采用歌咏的方式,使之广为流传”。(注:“金、木、水、火、土、谷”称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称为“三事”,“六府”加“三事”就是“九功”。) 如果进行一定的转译,可以如下理解:“好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管理;要充分发挥运维、市场、财务、服务、人事、综合等等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作用,并建立起跨部门、跨系统的科学流程制度体系;管理者要对自己有高标准和要求,通过自治、树立榜样来统率下属;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做到收支有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大举措――即九功的综合运用,可以使企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中庸》诠释“正德”含义,说道:“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德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这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理解为“好的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 孔《传》云:“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晏子之言:“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徐复观在《中国艺术杂谈》也说到:“正德是内圣事,律己要严:利用厚生是外王事,对人要宽”。这里也就是说管理者要“以德服人,获取利润,泽普苍生”。 颜元旗在解释正德、利用、厚生时称:“齐明者,正吾身之德也;耳聪目明肢体健,利吾身之用也;寡欲积精、寡言积气、寡营积神,厚吾身之生也,否则非尧舜之修身也。闲男女之邪心,饬彝伦之等杀,正一家之德也;宫室固、器皿备、职事明,利一家之用也;仓箱盈、凶札豫,厚一家之生也。建学校、同风俗,正一国之德也;百工修,百官治,利一国之用也;仓府实、乐利远,厚一国之生也,否则非尧舜之齐治也。” 颜元旗的话很好的解释了正德的几个层次,管理者要正“自身之德”,正“部门之德”,正“企业之德”,同时也均衡自己、组织、企业乃至国家各个方面利益,追求社会总福利德最大化。 《尚书》将利用与正德、厚生并为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的协调运行,乃平治天下的首要谋略。正德与厚生,相辅相成,“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 (《左传》)。平治天下三件大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之目的。颜习章曾非常拗口的解释三事的关联,说:“正德,正利用厚生之德也;利用,利正德厚生之用也:厚生,厚正德利用之生也”。 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而中国移动讲“正德厚生”,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做为中移动的领导者和成员要有豪迈的胸怀,要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的崇高德行。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君列传》)诸如此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道德品性是企业生存之本,如果只知道急功近利而放弃企业原则和道德信仰的话,将无法实现百年企业。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不仅是企业的支柱、社会的良心,也是国家的动力。对企业而言,“正德”主要表现为一种责任和操守,员工认同组织,彼此信任,尽职尽责,每个人接受并遵从企业的组织公民行为准则。 不产生效益的企业是罪恶的企业,而企业的利润是为了“厚生”。厚生是在“正德之人、正德之企业”的作用下提升全社会的总福利价值。对中国移动而言,生存的六大目标是: l 厚生“客户”――给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和优质的业务,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l 厚生“股东”――要创造和保持优良业绩,回报投资者长远利益; l 厚生“移动人”――关心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 l 厚生“合作伙伴”――要保持健康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l 厚生“同业者”――健全健康的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价值; l 厚生“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时刻确保通信畅通,积极参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服务和谐社会。“厚生”强调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表达了中国移动贡献于社会进步,共创和谐社会的信仰。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与社会责任宣言,是天-地-人三才达到和谐的理念基础,体现了中国移动“正身之德”、“厚民之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观念,展现了中移动领导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和远大胸怀,是移动员工的为人、处世航标,也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支柱理念。 二、“臻于至善”的含义考证 “臻于至善”最早源自词语“止于至善”,而“止于至善”语出《四书·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意思是:真正的道理就是正己律己的为人之道,必须以“明德”自律,使自己成为“明德”之人,培养仁爱之德,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而后才能停止,并且要保持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境界决不停止努力。 朱熹说“止于至善”是“尽乎天理之极,无一毫人欲之私”。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既称“当然之极”,那就是显然还有许多并非 “当然”,或者未臻于“极”之处。个人、企业的进步和完善必然要经过许多层次,许多过程,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王阳明《大学问》则说“至善” 是吾心之“良知”,他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为是,非而为非,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 那么“止于至善”接下来的关键在如何“止”了:佛家叫人善护念,脱离世间苦厄,参得万物本真,感受洁净精微,入禅定;道家教人坐忘,于无智无觉中反璞归真,在世俗中构建心灵的虚拟桃源,觅得逍遥和超脱;儒家则让人重建本性之真,入尘世担当义理之重任,不以利欲为念,道盛而德善,于内心达到至善之境,通过内圣外王的修炼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系列宏伟目标。 在现代的学院和企业中,用“止于至善”做为组织文化的非常多,比如: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上海社会科学院校训:沉谋潜运,止于至善;河南师范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四川师大校训:励志笃行,止于至善。西安杨森的企业文化:止于至善。 而“臻于至善”的“臻”意味着“不断趋向、不断接近”,中医泰斗孔伯华致毛泽东主席信中较早的用到了“臻于至善”一词,表示作学问至善至美、严谨深邃,原文片断如下:“今欣逢毛主席洞察其旨,使祖国医学这一备受摧残、苟延残喘之数千年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幸何如之!愿尽绵薄,努力发掘,以期臻于至善,使对全人类之健康,庇渥是依”。 “臻于至善”,英文可以翻译为continuous improvement。可以理解为精益求精,日新又新。唯有持续改善产品、服务、管理品质,才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进而取得优势的领导地位,以奠定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而免除被淘汰的命运。应该说“臻于至善”要比“止于至善”的境界更高,“臻于至善”对企业而言,就是指企业要不断开拓进取与自我超越。最完美的状态犹如终极真理,不可企及。企业的追求也没有终点,要不断的追求“卓越”。企业的领导者和成员也要以永不自满、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和对服务的精益求精、对“至善”境界不倦追求,这个追求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连续过程,是对极限的永续追求。 那么如何做到“臻于至善”呢?对个人而言就是要不浪费青春、不空过时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非广取博采,无以融通万物;非精思冥求,无以统贯旁通;非诚正谦和、自强不息,无以到达至仁至善至美之境。对工作而言,开展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工作六步法”,首先分析问题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明确解决问题的原则,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预计达到的目标,最后总结回顾,以便于持续改进。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实现企业从优秀向卓越乃至 “至善”的不断跨越。 三、总结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是“省悟”的阶段,这个时期,企业追求“天人合一”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伦理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先驱精神就是明证。 在此之前,中移动的核心价值观为“努力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但由于资本市场和经营市场的分离,投资者不了解内地市场的经营环境,而消费者又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分享中移动的高速增长。因此,业绩增长本身并不能完全满足不同角色所需要的价值诉求。 而“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个新的价值观正好能缓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详见前文“厚生”的六大目标)。在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确立为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中国移动也对已有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进行了继承和创新,确定“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公司使命,“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为公司愿景,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成为实现“一个中国移动”(One CM)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