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价格

当归为甘肃省人工栽培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当归早期抽薹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2-12-18 03:43:26   来源:Anita   

当归为甘肃省人工栽培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当归早期抽薹如何预防?

抽薹原因:

遗传因素:种植时用抽薹当归的种植,正常留种株所留的种植或过熟的种植、陈年种植培育出的幼苗抽薹率较高,在80-90%左右。

生态因素:在海拔较低、气温高的阳坡种植时,干旱时极易引起早期抽薹,另外在阴地贮藏的幼苗比杨迪贮藏的幼苗抽薹率低一半左右。在移栽后遮光达50%左右时抽薹率会下降60%,当日照时长达14小时以上是,它的抽薹率会达到高峰。

营养因素:当归早期抽薹还和它的幼苗大小和质量息息相关,在相同的苗龄上,幼苗越重,它的抽薹进程不仅会加快,而且抽薹时间越早,抽薹率明显提高。另外早期抽薹还和幼苗的氮含量和含糖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种植时要选择良种,要选择不易抽薹的种子种植,同时要适时播种,控制大苗和高龄苗,降低早期抽薹开花率,应该推迟播种时间,控制苗龄在110天以内,苗重40克一下。在幼苗后期要适当的增施氮肥,提高植株的含氮量,降低植株的含糖量,抑制其抽薹开花。另外在播种时要控制密度,一般每亩用种在3-5公斤即可,不宜过多,以免密度过高,极易抽薹。

目前,我们的一些药农多从市场购买当归种子育苗,或直接从市场购买当归苗种植。但市场购买来的种子和苗子来历不明,无法保证其抽苔率的高低。因此,最好是自己每年留种、自己育苗。这是预防当归早期抽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从市场购买,最好是托熟人联系,以保证是抽苔率低的种子和种苗。

当归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大肠经,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失眠;为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要药,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证属血虚者,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等补血、活血药配伍;血虚寒凝之腹痛;治疗风寒痹痛、肢体麻木;疮疡肿胀疼痛。

1.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早期抽开花植株所结的种子一般具有早熟性状,易于抽开花。

2.适时播种:用三年生采收的种子育苗,苗龄大于130天,早期抽率达90%以上.

3.为了防止当归早期抽薹,在种植时要选择良种,选择不易抽的种子种植,同时要适时播种,控制大苗和高龄苗,降低早期抽开花率,应推迟播种时间,控制苗龄在110天以内.

早期抽薹的事后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填写管理工作,还有需要进行营养条件的补充,及时补充营养,控制苗子生长的速度以及大小,进行正确的化学调控,采用一系列的化学农药进行抑制生长,并且要保证阳光的充足照射。

播种的时候土壤一定要非常的肥沃,温度也要适宜,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日照,经常喷洒 营养液,要防虫防害。

河南洛阳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洛阳的栾川、嵩县、汝阳三个县的当前药材种植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市中药材发展现状

洛阳市中药材种植杜仲、山萸肉、天麻、柴胡、二花、丹参、黄姜等。

汝阳县是杜仲种植大县,全县杜仲种植面积10.2万亩,王坪乡成为中原杜仲第一乡。

嵩县的“嵩胡”驰名中外,是柴胡中的上品。

栾川县境内种有多种药材,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千个品种(包括野生药材品种),素有天然大药库之称。

药材种植经济效益可观。

在调查的60户药材种植户中,家庭人口为262人,其中劳动力148人,户均种植药材8.4亩,每户至少有5.02亩药材是种植在非耕地上的。户均药材产量(干重)364公斤,户均出售药材收入6308元,亩均药材收入1257元,按当地生产条件,按每亩地一年种两季粮食,一年产粮500公斤,收入500元左右,种药收入是种粮收入的2.5倍。

分品种看,

平均每亩桔梗收入1700元,是种粮收入的3倍多;

有12户种植柴胡,,亩均收入309.5元,低于种粮收入;

2户种植二花,面积52亩,收入166000元,户均收入83000元,亩均收入3192元,是种粮收入的6.4倍;

6户种植山萸肉,面积60.3亩,收入16040元,户均收入2673元,山萸肉全部种植在非耕地上,不影响药农在耕地上种植其它农作物。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栾川、嵩县、汝阳三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元、1736元、1897元,调查的60户药农的收入远远高于同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收益最高的是种植二花的药农,最差的是种植柴胡的药农。

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根据调查的60户药农反映,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种植中药材启动资金较大,如种植天麻每亩需投资6000元以上,种山姜每亩需投资2000元以上。

而山区县财力薄弱,扶贫资金对中药材产业化的投入较少,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手续繁杂,群众借贷困难。

技术人才缺乏、种植经验不足。

中药材种植缺乏技术能人和专业的技术队伍,药农种植中药材象对待种植粮食作物一样来管理,科学管理少。

对大多数种植户来说,种植中药材是第一次,经验不足,导致药材产量、质量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在中药材种植中普遍存在过稠现象,认为越稠越好,没有适时疏苗,造成柴胡和桔梗根小产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在施肥时,按种粮食来施肥,钱花了不少,收效却不好。

有的药农因没经验,柴胡籽没有及时收割,后经连续阴雨,造成很大损失。

有的种植户由于不懂二花分级烘干技术,使二花的产量及收购级别受到极大影响,收入低了许多。

受自然条件的局限,望天收获居多。

秋季雨水多,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柴胡,新种的柴胡苗多被雨水浸死,上年种的柴胡大部分沤烂在地里,柴胡籽淋落在地里,柴胡杆雨淋后发黑,无人问津,这是造成柴胡种植户收入少的主要原因。

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

农民种植中药材往往是过去啥贵就种啥,对市场行情缺少必要的了解,而职能部门对中药材信息的收复、整理、发布则不够及时,使药农不知种啥好,甚至种啥啥贱。

如嵩县柴胡发展有一定基础,这几年发展中药材产业,柴胡种植面积比较大,全县种植3.8万亩,可今年柴胡出现销售困难,政府宣传每公斤柴胡可卖20元,实际上每公斤只能卖到12元左右,价格差了将近一倍,还说柴胡浑身是宝,而柴胡杆却无人要,种植户家家堆放的柴胡杆象小山一样,有的群众干脆拿来当柴烧,使药农蒙受了经济损失。

销售渠道不畅。

栾川县庙子乡下河村药农收获的柴胡籽,由村委对外联系客商,可销售款不能兑现,导致药农的收入也不能及时兑现。

该县合峪乡前村药农在种植桔梗时,由政府和外地药商签订了收购合同,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种植经验,收获的桔梗达不到合同要求,最后药商不愿按合同约定收购,使药农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参与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设备比较先进的只有洛阳市中药三厂、君山制药厂等少数几个企业,同省内其它几个大型制药厂相比,规模过小,而且收购能力有限,其它从事中药材初级加工的小企业及药材收购点,规模小,装备差,客观上制约了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

再就是农户与龙头企业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尚未形成规范、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销售渠道上,缺乏自己的运销大户和运销队伍,销售、采购过份依赖外地客商,常常出现紧销时抢收,丰产时无人问津的现象,造成药农丰产不丰收。

这是十年前的调查报告,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