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价格

怎么证明中药材种植的不如野生的?

    发布时间:2022-08-29 20:08:46   来源:Anita   

根茎类药材,野生的年限长,充分的吸收了大自然的养份,药效足,质优。花类药材生长周期短,加上人民的管理加工分类等,从质量美观上要好于野生。

一、外观上

大部分有差异,种植的肥硕松泡,野生的瘦弱紧实。

二、成分上

应该在某些成分上含量高低是有差异的,有些种植的可以把某成分含量弄得很高,但不代表它疗效好。

三、使用上

个人更偏向于野生的,野生的相对种植的年限更长药效更好。想想人家野生的三年才长成那么大个,你种植的一年就催得那么大个了,谁好?但是还是得必须推广种植,因为野生资源少,而且生长时间太长,不利于中医药的规模化发展。

四、经验上

野生中药材比较人工种植中药材有一定区别,野生的总体上来说比较好,这一点从价格上就可以看见端倪,一般药厂采购中药材,野生的价格会上浮10%到30%不等,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某些品种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会比野生的要高。

五、提取上

野生和人工种植差别不大,成分基本都有,个别中药就有所差别,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的,好比野生灵芝和人工灵芝当然有不一样的地方的了,效果差别很大的,毕竟人工种植和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六、种植上

野生中药材和种植的还是有一定差异的,种植药材主要有三大问题:

1、种源的逐代退化问题。以灵芝为例,灵芝在人工种植驯化过程中,种源会逐代退化,野生灵芝的种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结果,所以野生灵芝的气味、形状和药效都会比较稳定。而种植灵芝因为人工育种,失去自然匹配优化过程,所以首先在形状、气味和质地上就会有明显差异,外观上一代比一代规整,质地越来越轻,不使用营养素的话就会越来越小,气味也越来越淡。

种植的药材对比野生的差别你知道吗?

2、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药效减弱问题。中药材是讲究四气五味的,这个四气五味从哪里来,其生长的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野生中药材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生物学中的最优解。这一点其实不止中药材,包括其他农林作物,如水果蔬菜等,甚至禽畜也是一样道理。

3、人工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和激素问题。此点不必多说了,迄今为止的相关的新闻报道不计其数。

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的药材还是以野生药材的质量相对更好,种植的药材也并不是不如野生的,只是现在药材的种植技术和方式还不够科学规范。

同时难以培育和选种也是一大问题,就比如水果我们只要把它培育大培育甜就可以了,药材种类繁多需要培育的方向,也是千差万别。药材相对农作物的种植历史还是太过短暂,但种植的药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未来。

中药有多少种?

中药有多少种?

全国普片通用中药有几佰种。根据教材和分类来分(大约四佰左右)。

中药材根据药性分有如下: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香薷、紫苏、荆芥等等。

2、发散风热药:薄荷、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等等。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清气分实热药:石膏、知母、梔子、花粉、芦根等。

〈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莲、黄柏、龙胆草、苦参等。

2、清热凉血药:犀角、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等。

3、清虚热药: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莲。

4、清热解毒药:

〈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等。

〈2〉、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白蔹等。

〈3〉、主要用于泻痢的药:马齿苋、铁苋、凤尾草、秦皮、白头翁等。

〈4〉、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山豆根、射干、马勃、万年青、金果榄等。

5、清热明目药:决明子、夏枯草、青葙子、谷精草、木贼等。

三、抗疟药:青蒿、常山、鸦胆子、盐肤木、天名精等

四、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白前等。

2、清化热痰药:桔梗、贝母、前胡、瓜萎、竹茹等。

3、止咳平喘药:桑白皮、杏仁、百步、款冬花、紫苏子等。

五、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砂仁、苍术、草果等。

六、消食药:鸡内金、麦芽、谷芽、山楂、六曲等。

七、行气药:枳实、青皮、佛手、木香、沉香等。

八、泻下药

1、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2、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3、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芫花、商陆、巴豆等。

九、驱虫药:使君子、雷丸、槟榔、鹤虱、川楝子等。

十、开窃药: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

十一、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丁香、胡椒等。

十二、平肝药

1、平肝息风药:羚羊角、牛黄、地龙、天麻、全蝎等。

2、平肝潜阳药:石决明、代赭石、白芍、龙骨、牡蛎等。

十三、安神药:朱砂、合欢、远志、灵芝、酸枣仁等。

十四、利水渗湿药

1、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赤小豆、玉米须等。

2、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木通、滑石、石韦、海金沙等。

3、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马蹄金、垂盆草等。

十五、祛风湿药

|、祛风湿止痹痛药:独活、威灵仙、松节、防已、蚕砂等。

2、舒筋活络药:木瓜、桑枝、伸筋草、丝瓜络、白花蛇等。

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续断、桑寄生、狗脊、虎骨等。

十六、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花生衣、紫珠、白及、血余炭、鸡冠花等。

2、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白茅根等。

3、化痰止血药:三七、菊叶三七、景天三七、蒲黄、降真香等。

4、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

十七、活血祛瘀药:川芎、丹参、泽兰、红花、水蛭等。

十八、抗肿瘤药:长春花、莪术、农吉利、白英、龙葵等。

十九、麻醉、止痛药:雪上一枝蒿、祖师麻、天仙子、延胡索、雪胆等。

二十、补益药

1、补气药:人参、黄芪、大枣、孩儿参、五味子等。

2、补阳药:鹿茸、冬虫夏草、锁阳、杜仲、海马等。

3、补血药:当归、熟地、阿胶、杞子、首乌等。

4、补阴药:北沙参、石斛、百合、龟板、麦冬等。

二十一、收涩药

1、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

2、止泻药:赤石脂、诃子、乌梅、五倍子、椿皮等。

3、涩精、缩尿、止带药: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芡实、覆盆子等。

二十二、外用药:硫黄、铅丹、水银、轻粉、砒石等。

几百种吧 很多 具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