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药养生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6 11:27:48   来源:Anita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蜈蚣属于息风止痉药,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主要产地为浙江、湖南、湖北、江苏。性味辛、温、有毒,入肝经,其主要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

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噤,半身不遂,破伤风;

2.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3.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蜈蚣的用法是水煎服,也可适量外用。需要注意的是,蜈蚣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入汤药每天1条,孕妇禁用蜈蚣。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郭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吃蜈蚣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蜈蚣百足,死而不僵。蜈蚣的外形就让人不寒而栗,爬行速度十分迅速。蜈蚣因为形状又被称为“百足虫”、“天龙”,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电视剧中常有“以毒攻毒”的说法,蜈蚣有毒,但是在特定的疾病中有独特的效果。

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以肉为食,食性广泛,尤其喜欢小昆虫类,蛙、鼠、蜥蜴及蛇类都是蜈蚣的口中食。喜欢独居,有冬眠习性。在食物链中,蜈蚣处于蛇的上端,因此中医认为蜈蚣可以解蛇毒。

蛇王季德胜毕生与蛇打交道,同样研究解蛇毒。季德胜有次为研究蛇毒,让毒蛇咬伤自己,平时的解蛇毒药物已经不起作用,咬伤出迅速紫黑,请教同门后,以蜈蚣生食,十几条以后,生命体征恢复了平稳,有次可见蜈蚣确实是解蛇毒的一味良药。

那么,如果被蜈蚣咬伤,有没有解毒的方法呢?当然是有的。中医早就发现,鸡涎、鸭涎(涎者口水也)可以解蜈蚣之毒。曾有老中医,被蜈蚣咬伤,指头发黑,疼痛难忍,以鸭涎水浸泡伤口,隔日之后肿痛消失,亦可见功效之迅速。

由以上案例可知,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

蜈蚣最常用的功效是“息风止痉”,中医认为人体抽搐,是因为体内肝风内动,蜈蚣可以平息肝风。中风抽搐、面肌痉挛、口眼歪斜、舌头不正、小儿惊风等等,如果因为是肝风内动引起,蜈蚣则可以缓解肌肉痉挛。

此外,蜈蚣可以解毒散结。这种毒不仅是毒蛇咬伤引起,还可以是体内积下的火毒,疮痈、结核、癌肿、淋巴结肿大都是毒。因为蜈蚣善于打洞、钻地,因为可以打通人体经络,消除因为气血瘀滞引起的结块,作用效力也比较好。

虽然能够治病,但是蜈蚣毕竟有毒,使用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抽搐痉挛是因为风寒、血虚、阴虚等,则不宜使用蜈蚣。此外,蜈蚣属于异体动物蛋白,服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要严格控制蜈蚣的使用。

蜈蚣治什么病?

蜈蚣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主产于苏、浙、鄂等地,春夏两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以下三类人,可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服用此药。

1.肝风内动所致痉挛抽搐症

蜈蚣性温味辛,善走窜,内通脏腑、外达经络,搜风定搐力强,是息风止痉之要药。用治肝风内动、小儿惊风、破伤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常与其他息风止痉之药配伍同用。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蜈蚣攻毒散结之力强,外敷为主,内服为辅,为中医外科常用之药。凡是热毒内侵或痰湿凝结所致之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内服外用均能取效。

3.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中风头痛

蜈蚣有通经止痛之良效,治疗风湿痹痛常配伍祛风、除湿、通络之药配伍。治疗顽固性的偏头痛则可与天麻、川芎等药配伍。

蜈蚣有毒,用法有多样,泡酒外搽治扭伤消肿,蒸鸡蛋可治贤炎,加钩藤,紫河车,打粉内服可治经络性头痛。

蜈蚣有毒,每个人体质不用,用药要经专业中药师检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