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医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吗?

    发布时间:2023-01-03 21:38:36   来源:Anita   

易经与中医是同源的,都是运用五行原理,把五行规律用于社会的,这就是易经,把五行原理用于人身的,那就是中医。

中医来自于易经

        易经它就可以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一切的学科全部都是由易经形成。所以易经它属于基础学科,是东方传统文化基础学科,东方传统文化所有学科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他学科都是应用学科的,你不要看古代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的学科,那些全部是应用学科,只有易经是基础学科。

        为什么它是基础学科?因为它是描述这个科研成果的,而这个科研成果是世界的本质,本质当然是基础的,是一些现象的基础。于是古人给它起名叫《易经》,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就是应用学科,群经之首就是它是个基础,是基础学科。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又形成什么?中医学。所以中医学是由易经搭建起来的,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中医学,我们就会明白,它是怎么样在易经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把理论体系架构起来,然后它是怎么样去认识疾病的?你别看那个疾病你从来没认识过,好像这个疾病稀奇古怪的,它都能通过这个体系对这个疾病分析得非常透彻,掌握的非常精准,然后他就用药,那个药物也就是通过易经去这样去推导……

――摘自清凉月老师本源中医公益课

学医先学易,中医和易经为何分不开?

为什么说学医先学易呢?

提到中医,肯定离不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那么这样的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来源于何处呢?追根溯源的源头是万经之首的《易经》。

1、阴阳观念的传承

《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众所周知,划阴阳而诠天地至理者,易也。这句话正是对《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解读。

2、阴阳平衡和转化

中医学中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正是阴阳动态平衡,只有阴阳取得相对平衡的和谐状态下,机体才得以维持健康,一旦阴阳失去平衡疾病随之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后世也说: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而在《易经》中这种阴阳平衡和转化的关系表述为《乾》卦,所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当按“潜—见(现)—跃—飞”向上发展达到极端时,又转为“悔”,开始向相反方向转化。

3、阴阳离合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以此为总纲诠释了足三阴三阳经脉根、结的论述,阐明三阴三阳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的道理。

而在《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指出了自然界阴阳变化万千,但其要则在于一阴一阳,合为阴阳,分可为万千卦象。

可见,中医的很多理论都是传承自《易经》,中国的医学与易学是难以分离的,学习《易经》对中医的理论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现在有些中医学者,对易学嗤之以鼻,认为易学是神学迷信。其实是自己不知中医理论的源泉,以其孤陋寡闻,不足道也。

上一篇:沙棘三大美称?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