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为什么中医号称“博大精深”,却没有任何关于人体血管的正确描述?

    发布时间:2022-06-09 22:12:34   来源:Anita   

这个问题的本身就可以看出,提问者的无知。这个无知是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太低了。

就像吃着葱蒜却说葱蒜臭是一样的道理。

从古到今,有多少的中医思想深入生活,只是你不自知而已。随便举几个例子,冬天手脚畏寒,很多人会吃羊肉。

这是因为羊肉入脾、肾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助元阳,益精血。所以吃点羊肉可以使身体元阳增强,自然就会好些。

比如一桌宴席下来,人人都知道甲鱼好甲鱼补身体。那是你自己分辨的吗?不是吧,你也只是知道吃了补身体而已,知道为什么补吗?你不知道。这就是你的不知造成的。

比如妇人生了孩子,你为什么要炖鸡汤给妇人喝?人生病了会熬粥吃。上火了,知道喝点菊花金银花茶。看电脑多了,喝点枸杞水。难道都是你自己发现原理?

那是因为前人的思想流传了下来,有些融入了生活,有些需要专门学习而已。

就像题目说的“人体血管的正确描述”。

什么是正确的?那你先来说说什么是正确的血管描述。

同样的土豆,有人叫马铃薯那就不是土豆了?有人叫洋芋就不是土豆了?还有的叫地蛋就不是土豆了?

所以只是思想就先入为主罢了。你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

西医的全称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在发展这条路上来说,西医是近代和现代的产物,还有许多根本没有完善的方面。只是不是深入了解的人,不知道罢了。

所以看待事物,辩证看待,不是极端的自以为。辩证施治也是中医的重要思想,所以真正学好中医,不仅是医术的提升,为人处世,思想境界,这些也会提高。

所以中医不仅是一门经验学也是一门哲学。

只在于你有没有真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

中医和西医不需要比较。

就像比较男人和女人一样,究竟是男人好还是女人好?

各有所长,各取所需。

血管那这是器物,而不是道。血的功能和作用那才是道,重道不重器。中医的血病,只有血虚,亏血,活血,止血,补血,血崩。如出血,可用止血药,也可用活血药,活血是引血归经止血。输血,那是属于西医,中医只是药食双补,病愈后调理。

西医看重的是血管,中医看重的是血管中的血,管是器,血才是道,引血归经,活血通络才是中医的特色。

中医药如何从娃娃抓起?

我很赞同中医药从娃娃抓起,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不能断了传承。韩国、日本对中医的研究和传承都做了大量工作,而中国却在丑化、弱化中医,我们的中医有断绝传承的风险。

但是从娃娃抓起并不是让中小学生就开始学习中医,当然专门的中医小学除外。

一、中小学开设中医课的弊病

1、中医药理论复杂,实践是传承的很重要途径,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古代学医的孩子开始都是干三年粗活,学着认草药,学着制药,然后是背《黄帝内经》,《金匮》,《伤寒论》等医书,师傅再看他们的悟性,再按排他们做什么,学什么。让中小学生从小背医书肯定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体制。

2、中小学缺乏中医教师,容易误导孩子。现在的中小学干脆就没有学中医的,即使是懂点中医的一般也都是业余爱好,你让一群不懂中医的去交中医,就像80年代普及外语一样,发音不准,教法不一,培养了一代只认识洋字母、不会开口的“外语人才”。对将来深造也会带来基础不牢的困惑。

二、中医药如何从娃娃抓起

1、宣传中医正能量。现在很多媒体、专家在黑中医,这样的宣传必须制止,让娃娃从小就知道中医是健康的,是能治病的,这样才能在娃娃中树立起中医的形象。

2、广泛使用中医药,事实上我们的药店里很多药都是中药,只是我们宣传不够,或者说一些厂家担心说是中药影响销量,有意模糊淡化。这一点应该名正言顺的打出中医药的大旗,让全社会都知道,其实他们一直在吃中药。

3、课本里增加中医发展历史和著名中医的成长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中医有着灿烂的文化传承。

上一篇:什么地方的挂图最好?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