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松茯苓菌种发酵后最多可以放多长时间下种

来源:www.tcmregimen.com  时间:2023-07-07 08:27   点击:1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松茯苓菌种发酵后最多可以放多长时间下种

(1)肉引 即新鲜茯苓菌核的切片为种子。种苓要选皮色紫红,内白色,浆汁足,个体结实,近圆形,有裂纹,重2千克左右的壮苓。

(2)木引 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它可节约鲜茯苓用量。5月上旬,选质地松泡的幼树干,剥皮留筋锯成50厘米长段木,或用4厘米粗松枝。接种要用新挖出的鲜苓。1千克肉引可接15千克松木料。将苓种肉引片紧贴木料,再覆土3厘米厚,到8月木料就可长成木引。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有茯苓香气的为好。木引栽培茯苓产量低,但可达到复壮引种目的。老产区仍在用。

(3)菌丝引 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由选好的新鲜种苓用清水冲洗去泥沙,用纱布擦去水分,以75%酒精进行表面灭菌,无菌刀切开种苓,由其中挑取内部约黄豆大一块苓肉,放在备好的斜面PDA培养基上,22~25℃培养,苓肉周围可出现白色绒状菌丝,7~10天可长满斜面。选择生长旺盛无杂菌的试管作母种。母种可用来扩繁原种。

原种培养基配方有两种:

一号配方:

松木屑75%

米糖(或麦麸)22%

石膏粉1%

蔗糖 2%

二号配方基本同上,只是把松木屑改为松木丁(大小1厘米见方)和松木屑两种。松木丁可占60%,松木屑为15%,其他不变。制备时先将除蔗糖以外的其他物料混和拌匀。蔗糖溶于适量水中,再以蔗糖水拌混合料,以手握料指缝可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度。装广口瓶或塑料袋及消毒同灵芝。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基本同原种,原种也可作栽培种用。但现在栽培种多为木片种。培养料为:

松木片 12×2×1(厘米)66%

松木屑 10%

细糠或麦麸 21%

石膏粉 1%

蔗糖2%

制作时,先用适量水溶化蔗糖,再用蔗糖水煮松木片半小时,使干木片吸足水分。松木屑、细糠和石膏粉也事先拌匀,然后和煮过的木片再拌和在一起,使含水量在65%左右,拌好的料装入0.5千克装的广口瓶中。加棉塞,包牛皮纸、消毒等程序同前。

接种培养: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经消毒后降温到30℃以下,即可用母种接原种,每支母种可接3~4瓶原种瓶。栽培种用长好菌丝的木丁5~6块接入培养。同法可依次无菌操作接多瓶。完成接种后,将其放25~28℃条件下培养,原种瓶经20~25天,栽培种瓶经25~30天菌丝可长好。瓶壁可见旺盛爬壁的白菌丝。菌丝布满木片。木片断面微黄易折断。如断面棕黄,可能菌种衰老影响生活力。因此菌种培养好后应及时用,否则要低温存放防老化。

二、松茯苓菌种由哪个部门管理

茯苓的几种常见栽培方法

一、木引接种:又叫快速传种,主要是能繁殖大量的更新优良菌种,防止苓种退化,节约用种以提高产量。

1、下窑时间:在立夏至小满节。过早气温低,引液不流动,容易发烂,过迟延长成熟期,影响秋季下窑,又影响第二年产量。下种后,经过80天即成。

2、材料:要质松泡的干松树中段,直径约20厘米为好,长60厘米左右。一般要求粗细一致。料筒要剥皮留筋。

3、排料:每窑下料5筒(约100余公斤于料)排层。至多摆两层。

4、选种下引:木引的种子,从一般窑场挖来,边挖边种,选个大肉白,浆汁多的作种。每窑使种75公斤。下引法用“头引”、“倒引”。接引后立即覆土3厘米左右,踏实,以后注意排水工作。般经过80天就已成熟做为用种。怎样辨别呢?可在窑上点种芝麻少许,若是出土后发黄枯死,则说明茯苓生长良好。二看料的颜色成黄白,内外一致并生成小茯苓,筋皮下有很明显菌丝,闻有茯苓香气。如果成了纯黄色就算老了,成白色算嫩了,过老过嫩不能做种。木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再生产种源,这时可将成熟的料筒种小苓挖起做种。料筒,锯成25厘米长的短筒子,备接种用量多少呢?根据新备料的大小,气候冷暖而定。一般每窑新料约15公斤,下木引2筒采用头引、贴引都行,另外小茯苓等切开每窑贴上一小块,以促进传引块。下窑后复土8厘米厚。用木引做种子长出来的茯苓,质量好,茯神多,是优良种子。一般从立夏至白露都可栽种茯苓,生长期为7月,11月,其余时间为休眠期。假若木引搞多了,也可以不挖起做种,仍然生长茯苓。若备料多可继续接种下窑,于9月(白露前)接种的。到第二年四月(立夏前)将木引挖起再继续下窑接种。如此类推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木引。扩大生产面积。

二、树头裁培法(习称降兜)

1、选树头:在砍树后15天内均可接种,由于新砍树头浆水足,成活一般达80%左右,干树头在未腐烂前也可接种,一般成活50%左右,而且结出茯苓数量少,因此最好选鲜树头接种。

2、这种方法一般在8月份,接种方法:一种是块茎,一种是浆种。

块种:树头如果多而密,树根互相连接的可在20平方米内选其中一个大的树头接种。如果树头分散根少,就需在每个树头上都接种,接种时先把树头旁的土刨开露出根来,选粗壮根8股从树兜发根之处用刀削去一块皮,接着削下一块苓种50克,口对口贴上,然后用原土盖上压实即可。

3、浆种:是先把鲜苓种捣成面状,用纸包好,在接种时,加入适量冷水搅苓浆,成米汤状就行了。不能用热水,也不能事先调好。影响成活。种时用刀在树桩离地1寸左右处,把树皮剥开,然后把浆种倒在皮与木的裂缝间,将皮木摄合盖紧再复土盖住。此法可采取边砍树边接。不仅省事,而且成活率达90%以上。每桩用种半两左右,大树也可多些。在接种后8个月,如树桩的皮内起白膜时,证明已种成活,种后要经过4年茯苓才能长成。

三、活树栽培法

是在活树上进行接种,首先确定哪些树在三年内要砍的,否则种后树就死去。种法与树头栽法相似,不同点是栽后在树身上将皮剥掉一圈使水接不上树而使茯苓生长快,否则,则生长慢。

四、松针栽培

松针栽培即用松毛叶子连同松树段木或树蔸一起入窑接种栽培茯苓,可以省一些木材,但实际上仍然是段木栽培。具体作法也与段木栽培一样,只是每窑加入80斤鲜松枝叶。段木入窑前,先在窑底铺一层鲜松毛,然后压上干松木,接在松毛、松木上呈梅花形地播上茯苓菌种,松木上的菌种要夹住,防止落样。再将其余一半松毛盖在松木或树蔸上,压实培土。

五、室内栽培

室内栽培即用松树段木或树蔸,树头在室内接入菌种,用人工控制温,湿度来培育茯苓。具体作法基本上与野外段木裁培相同,只是室内不需挖窑,可用砖块或木箱在室内地面围设窑床,下垫1寸左右的砂壤黄土。播种后,盖土2寸左右,房屋结构不拘,场地要求清洁卫生,保温保湿性能好,有一定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泥土经常保持四湿六干或干湿各半状态,勤加管理。

三、松茯苓菌种的配方发个视频过来送我

茯苓的种植成本也是非常低的,一亩大概需要1.2万元左右,主要包括:木材、茯苓菌种,场地一亩租金、袋子、水电、人工等。茯苓亩产量大概在6000斤到8000斤,以目前市场价格10元一斤计算,亩产值高达6万~8万元,然后减去成本1.2万,净利润收入4.8万~6.8万元左右,利润丰厚,值得选择种植。

四、松茯苓菌种几天可长满袋

跟我合作吧

五、松茯苓菌种制作方法

术)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坡地,除尽杂草树根,顺坡从上至下挖宽、深各50厘米左右的土沟。

用径粗10~15厘米的马尾松(或赤松),截成60厘米左右长的木段,将茯苓菌种沾于段木两头有松汁流出处,稍压紧,将其埋入沟中覆土。

敷月后,土表隆起,茯苓长大,.几乎可以不加管理,也会有很高的产量。

六、松茯苓的种植技术

1、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食品袋,卫生纸,绑绳,嫁接刀,锯,需要的工具也不是很多。而且这种方法不用培土,也不会影响成活率,嫁接速度快效率高。

2、要嫁接的时候,提前将茯苓距离地面一米以上的枝桠全部锯掉。但是有些山茯苓据了过后,它的主要枝丫会留有水分,所以这种我们需要提前的放水。然后我们要削好接穗,留一到两个饱满叶芽,反面开削,找桩较平的部位插皮,枮木要去老皮4平方厘米。

3、卫生纸是用来吸水遮光提高密封度的。卫生纸一般是包两到三层就够了。食品袋它是用来保证气密性良好的。大家都知道食品袋是塑料袋,不透气,那么我们在包装缠绕时只需要保证不漏气就好,层数无所谓。

七、松茯苓菌种哪里有卖

一般茯苓在一年之内收获,最多超不过一年两个月。茯苓的收获期和结苓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茯苓结苓期有3-4合约,6~7个月不等,收获期也有9~10个月,和12-14个月之差。

二、怎么判断茯苓成熟

当种茯苓时,需要准确观察茯苓自身生长状况,来判断茯苓成熟与否。当茯苓成熟后,地面表土上通常可能出现裂缝的现象,将裂缝装满土后约半个月,如果没有裂缝再出现的话,那所种植的茯苓就已经是基本成熟了。

当然,还可以观察茯苓外皮来进行判断,茯苓成熟后外皮的颜色为褐色,粗糙没有裂纹,外皮的颜色如果为黑色的话,可能代表此时的茯苓已是过度成熟,那么一定要及时采收了,避免茯苓在地里腐烂。

八、松茯苓菌种多少钱

可以。

茯苓寄生于马尾松或黑松树根部。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直径为15-20厘米的松树蔸,6个月产鲜茯苓17-20千克。

选坡度为10-30度、场地向阳背风、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栽种茯苓,可选头年秋、冬或当年春砍伐的松树蔸,直径为12厘米以上,没有腐烂、虫柱,树皮未脱落的都可栽培茯苓。 然后挖穴清蔸。清蔸一般在春节前后至清明后,最迟应在5月底前结束,要清除1米内杂草灌木及石块,挖1米直径、深40厘米的穴,挖空侧根泥土让侧根充分暴露空间。接种最佳季节为4-7月份。最迟不能超过8月份。选晴朗天气,选粗松树根用刀砍"人"字型缺口,将菌种塞满砍口,防止菌种脱离树蔸,盖上草纸,草纸边缘撒上白蚁粉,及时覆土,将挖空时挖出的根柴同时埋入穴中。 一般直径20厘米树蔸,用菌种1袋计350克,直径25-35厘米用菌种2袋,直径35-45厘米用菌种3袋,大树蔸分3-5个点接种。 接种后10天,轻轻扒开表土露出菌种。若菌丝洁白并开始向松树根蔓延,说明菌种成活,要盖好土。如果菌种死亡或污染杂菌,可重新砍口接种。松树蔸接种后50天左右,菌丝已扩展到整个树蔸并有菌丝扭结形成菌核。菌核长到一定时间会露出地面土堆,要及时少量多次培土,厚度以菌核不露土为宜。茯苓种植后经10个月左右的生长,苓场不再出现裂缝,茯苓菌核变硬、表面呈黄褐色即可陆续采收。采挖后重新覆土,可采收2-3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