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中医文化

中医讲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及时洞察就能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发布时间:2023-01-14 06:39:29   来源:Anita   

任何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身体虚弱和正气不足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体内寒湿瘀滞,气血气机无法顺畅流动,诱发内脏疾病。

中医认为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1.从虚到寒。

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期重视体力和脑力劳动、脾胃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生病后恢复不当会导致脏器功能下降和能量不足,导致气虚。其主要症状是疲劳和头晕。容易疲劳。一点活动后气短。容易出汗,伴有宫寒痛经。怕冷和慢性腹泻。这些人主要是补气健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放松;注重吃山药、鸡肉、南瓜等补气食品;适当晒太阳,学会减轻压力。

2.从寒到湿。

阳气不足,体内的水不能发挥温暖的蒸腾作用,不能转化为人体使用的营养物质,汗液和尿液排泄受阻,影响水的运行和新陈代谢,水停留在体内,从而产生湿邪。身体潮湿的人的主要症状是肥胖。精神困倦。四肢疼痛和水肿,这些人很容易患肥胖。慢性胃肠道疾病、高脂血症、腰腿疼痛等。通常应保持适度的运动,如快速行走。慢跑或打球来改善寒冷和潮湿的体质;不能呆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雨后及时换衣服;多吃约伯的眼泪。白萝卜。扁豆和红豆。

3.从湿到凝。

湿容易凝结成痰,湿和痰是水代谢的异常产物。停留在体内会阻碍气血运行,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循环。其主要症状是嗜睡、头晕、胸闷,易患肺肿瘤、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或支气管炎。

4.从凝到瘀。

由于气血停滞,当身体某一部位运行不顺畅或运动时,会产生血瘀。其主要表现为疼痛,伴有深色面部和舌头淤积。这些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理,保持精神舒适,多吃黑木耳、黑豆、山楂和玫瑰,并保持适度运动。

温馨提示

血瘀长期阻塞经络,使气血堵塞不光滑,导致停滞和拥堵。其主要症状是皮肤暗沉、嘴唇暗沉、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等,说明身体状况极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液粘度,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

中医药文化|中医眼中的疾病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生病?

看病时需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预防疾病呢?

01 正邪对抗

中医学认为, 健康 就是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

当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匀和的时候,抵抗病邪与修复损伤的正气充足,即使有邪气侵犯,只要邪不胜正,就无生病之忧。

当然,邪气过于亢盛,也有可能成为发病的主要条件,如外伤、高温,或是疫疠之气导致的疾病就与正气强弱的关系不大了。

古人把邪气分为外邪、内邪。

外邪,是由人体外部侵入人体的,如自然界中的异常气候,过冷、过热,或者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等,都会成为致病因素。

内邪,多指人体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没有规律等形成的致病因素。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情绪,不要过喜过悲、忧思恼怒,饮食上也要保证清洁适量,作息更要规律。

还有劳逸失当也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不好。不劳动,不运动,长时间坐着、躺着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萎软、身体臃肿,还会失眠、健忘等。

02 望闻问切

中医诊断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医生的感官,即望、闻、问、切。

望诊即医生用眼观察患者的形体、精神、面色、皮肤、指甲、舌象、排出物及分泌物等。因此就诊时不要化妆、染指甲、刮舌苔,就诊前也不宜进食冷、热或者是有颜色(会染苔)的食物及饮料,饭后不要立即就诊。

闻诊包括用鼻子嗅和用耳朵听。

闻气味主要是闻患者口腔、身体、排泄物及分泌物所散发出的气味。因此就诊时不宜进食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和饮料、喷涂掩盖身体气味的物质(如香水等)。听则包括听患者说话、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及胃肠道的声音,因此就诊时宜保持安静。

问诊是了解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除了问一般情况外,医生通常还想了解患者的寒热、汗出、疼痛、头身胸腹、耳目、睡眠、饮食口味、二便等情况。

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

脉诊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是脉诊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病理变化,甚至有可能出现脉象与其他病证刚好相反的情况。所以在看病时,不要只伸出手来“考验”医生,医生需要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诊断病情。按诊则主要是通过按四肢、胸腹等来观察疾病的表象。

03 疾病预防

中医学主张“治未病”。

治未病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预防疾病。

古人提倡注重顺应四时,起居有规律,保持情绪舒畅,加强锻炼,提倡及时做到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远离致病因素。

第二层意思就是若已经患病了就应当防止疾病进展,早诊断、早治疗。

要依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上一篇:什么是气之源?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