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萱麻饼做法?

172 2024-03-18 04:47 admin

一、萱麻饼做法?

主料:

皮料:面粉11.75公斤 麻油2.65公斤 饴糖5.9公斤 纯碱65克 撒粉1.25公斤 面麻2.5公斤。

心料:食盐0.25公斤 花椒面0.1公斤 瓜糖4.75公斤 川白糖9.5公斤 桔饼1公斤 麻油2.5公斤 饴糖3.5公斤 熟粉 7公 斤 蜜樱桃0.5公斤 蜜玫瑰0.5公斤 核桃仁1公斤

制作方法

制皮料:饴糖不能太浓,其温度以35℃左右为宜(以手检能“分岔”)。饴糖与麻油拌合后,下面粉与纯碱。视面粉的干、湿度酌量加水,一般可加水1公斤左右。加水后,再搅拌5~6分钟,用手稍摺叠,然后分皮。 2.制心料:先下各种花果料、川白糖、食盐和花椒粉,再下麻油,最后下饴糖和熟粉,逐次拌合,均匀即可。不宜多搅拌,以免使花果料成酱状。

成型:按皮40%,心60%的比例包心。用专用铁圈成型,然后打麻。饼面打麻应均匀,麻粒不能重叠;底面只打上少许芝麻,饼腰不能粘麻粒。打麻后即烘焙。

烘焙:用急火,炉温350℃左右。进炉时饼面在下,烘焙1分钟左右,翻面,再烘焙约1分钟,芝麻炸裂有声时,即可出炉。

质量标准 规格:圆形块状,饱满平整,打麻均匀,表面无疑结糖块。

色泽:表面棕黄色,边缘浅黄色,底部黄色,无焦斑。

组织:皮薄心多,剖面层次清晰,无杂质。

二、中药佛手别名?

佛手的别称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

佛手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

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三、中药玉片别名?

玉片的别名 ,槟榔

中药玉片。

棕榈科槟榔属于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 叶痕,雌雄同株花絮多分枝,子房长圆形 ,果实长圆形 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月~4月 。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 中国 主要分布在云南, 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的别名 ,槟榔子 ,宾门,槟楠,大白槟,大腹子,椰榄子。

四、麻树别名?

别名麻楝、白皮香椿。

形态特征:高达38m,胸径1.7m,树冠卵形。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小枝赤褐色,具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0-18片,互生,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7-12cm,全缘。顶生圆锥花序,花黄色带紫,花期5-6月。蒴果近球形,灰褐色,10月至翌年2月果熟。

五、麻绒别名?

蜜麻绒是麻绒的别名。麻绒就是将麻黄段碾成绒状。麻黄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一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六、麻香别名?

        麻香别名香草、媳妇菜、珍珠香、七里香、拔地麻等,别名多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它应用的范围和用途广泛,正是因为应用的广泛,不同的地区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别名。

        在常见的以八角、桂皮、小茴香为前香,丁香为后香主轴的卤水香料架构中,麻香的加入可以增强回口的香气。而在一些以清新为主轴,同时使用甘草、罗汉果、香茅草这类甜味较明显的香料时,它还可以带出回口的甘甜,著名的卤水鹅肉中,对于麻香的应用便是出于这个目的。

         猪脚、五花肉等比较油腻的食材进行卤水制作,在食用后容易给人带来腹腻感,从而影响食欲,这时使用草果搭配麻香,用于配方佐料部分,两者搭配便能较好的调和这一个不足之处。

        麻香香气浓厚不容易被常见的辛辣香料味道掩盖,所以它可以用于增强麻辣配方后香部分的香气,常见搭配丁香、香砂、香果、木香、川穹、灵香草等香料,用量上一般不多,常见在佐使料位置。

七、中药玉片的别名?

槟榔和海南子。

玉片茎单生,乔术状。叶簇生于茎顶;羽状复叶,光滑,小叶呈披针状线形或线形,两面光滑。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厚而小,呈三角状阔卵形,雌花较大而少,生于分枝的下部,坚果为卵圆形或长圆形,熟时为橙黄色。

八、中药海蓝城别名?

你所说的“海南陈”有可能是“海南沉”,别名有很多:沉香, 栈香, 沉水香, 伽南香, 药沉, 伽罗, 角沉, 奇楠, 崖香, 煎香, 落水沉, 海南香, 奇南香, 蓬莱香, 生结香, 异水香, 蜜香。

九、中药土狗的别名?

土狗,俗称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东北地区称之为地蝲蛄。在四川被称作土狗子。在中医,称为蝼蛄。蝼蛄以干躁虫体当药,具备有利排尿,消肿,祛毒之作用。

十、中药故帒别名?

中药在古代中国古籍当中通称“本草”。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张仲景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