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钓鲻鱼钓钝还是钓灵?

91 2024-02-12 11:34 admin

一、钓鲻鱼钓钝还是钓灵?

钓鲻鱼要钓钝,调3钓1,只要钓法对路,鱼情好的话,基本浮标到位就咬.鲻鱼集群性强,一般同等大小聚集在一起,所以一般钓到体型都比较平均. 鲻鱼一般在刚上钩时不怎么挣扎,但拉到水面看到人后容易发狂,所以尽量一次性拉出水. 钓鲻鱼一般需要打窝,窝料要香,量要足,只要诱到鱼就会源源不断的咬.

二、钓鱼怎么钓钝?

角度一、铅坠沉底,钩饵离底

所谓钓钝守死口,说白了就是子线尽可能弯曲,甚至做到双钩躺底,中钩鱼将子线拉直,然后拖动铅坠,才能带动浮漂,那么,我们要做的,要么让铅坠沉底,要么让钩饵躺底;

淤泥底,很容易陷落钩饵,所以钩饵躺底不现实,那么只要我们解决铅坠沉底的同时,又让钩饵陷落泥底,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可以触类旁通,比如珠珠钓;具体操作也不复杂;

我们可以在子线上直接穿两颗七星漂的漂豆,如果淤泥底比较深,就将漂豆推到钩柄处,这样利用漂豆的浮力,可以有效地将钩饵浮离淤泥底,如果饵团大、比重大,还可以用两颗漂豆挂一根子线;

这样的做法,和珠珠钓的钓组搭配一般无二,但是操作起来却又不像珠珠钓那么繁琐,只需要备用一组七星漂即可;

角度二、加大钩距钓分层

分层钓法,也叫超大钩距钓法,将双股子线的间距放大,一改普通子线钩距,最大不超过5个钩距的设定,钩距短则十几厘米,长则2~3米,甚至更长都可以,这种超大钩距配置,最早是为了钓草鱼而发明,因为这种超大钩距配置,可底可离底;

那么使用这种超大钩距钓法,其实是另一种反向思路,我们不必要让铅坠沉底,只需要底钩躺底即可,这样因为上钩距离下钩较远,完全是悬底的,一旦有鱼给口,中钩鱼不仅要拖动铅坠,更需要将陷落泥底的底钩拖出来,浮漂才会有明显的讯号;

这种线组配置,唯一麻烦的地方,需要探明淤泥底的厚度,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就实战效果而言,却是可灵可钝,非常灵活;

角度三、改善窝点淤泥的情况

淤泥底,最大的麻烦之处,就在于淤泥的密度不一致,上虚,所以钩饵会陷落到泥中,陷落淤泥的钩饵不太容易被进窝鱼找到不说,淤泥的厚度不同,造成的影响不同,那么,我们只需要解决掉这个客观问题,淤泥造成的影响,自然就不存在了;

解决起来很简单,重窝铺底,在早些年,没有打窝袋的时候,老鸟们用好几层草纸包裹干燥的砂石料,然后用长竿投到钓点铺底,有打窝袋、打窝船之后,既可以用泥沙铺底,也可以用大量窝料铺底;

然后再将钩饵打到铺底的窝子上,因为窝料的密度极大,淤泥造成的影响,近乎于无,届时,想钓钝、钓灵,都没什么影响;当然,这种做法,还是比较麻烦的,而且这种做法,成本也比较大,如果不是长时间守钓,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浪费的;

三、钓钝怎么调?

钓钝的调法铅坠重大于浮漂浮力,半水调漂,使漂呈现一种缓慢入水的状态,然后上饵,上推浮漂,使漂露出水面两目,这时铅坠是到底的,两只钩都是趟底的,就出现钓钝的情况。

四、蚯蚓钓灵还是钓钝?

用蚯蚓钓灵和钝区别不大,吃钩多是送漂,漂横躺着鱼都跑不了,灵了反而闹杂鱼。冬季气温低于5度,还是红虫好。

五、草鱼钓灵还是钓钝?

垂钓调的灵与顿,是钓界里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底,灵与钝是根据子线在水底的状态来区分的。如果子线紧绷,则被认可是钓组较为灵敏的状态,最灵可以钓到双钩接近悬浮。如子线是弯曲的,双钩躺底,则被认可是较钝的一个状态。而如果铅坠躺底,则被认为是最钝的状态。基于这种对灵与钝的基本认知,我们就可以根据野钓的实际鱼情水情,来确定钓灵与钓钝。

那么在大多数野钓的时候,我们会更偏向于那种调钓方法呢?根据笔者十多年的野钓经验,还是偏向于野钓要钓钝这个观点。为什么我会采用野钓钓钝呢?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野钓时,钓钝比钓灵更能稳定聚鱼

在野钓时,如果水域里鱼头数量还可以,只要做好窝,其实并不难将它们吸引到钓点。主要是因为野外水域里鱼群的食物来源其实并不是很多,对于大部分的鱼类来说,无法保证所有的鱼群都能吃饱。所以只要是味型不太离谱的饵料,迟早都会有鱼群进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进窝鱼群都会停留在此并且吃饱了再走。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直观的原因,就是野外大体型鱼类非常的谨慎,只要是窝点稍有动静,可能就会惊吓到它们,这个动静可能来源于岸上的钓鱼人,或者是提竿的动静,或者是水域周边的动静。这些动静极有可能会惊扰进窝鱼群。而此时如果钓的很灵,子线紧绷或者接近紧绷,一个是小鱼啄饵就会使浮漂有动作,钓者就要提竿;另一个就是进窝的鱼类在游动时候蹭线,撞漂,拱饵,甚至摆动身体形成的水流都有可能导致浮漂异动,饵料和子线也在跟着摆动。这种动静首先就会导致浮漂动作不干脆,漂相混乱。最主要的是那些谨慎的大体型鱼类有可能就被这种动静吓跑,不会再进窝。

所以为了尽可能保证进窝鱼群能驻留在窝子里,钩饵躺底,子线弯曲,则是最有效,也是最省事的操作手段。换言之,不是不能钓灵,而是客观情况,不允许我们将钓组设置的太过于灵敏。

二、钩饵躺底,更适合野鱼进食习惯

我们野钓都希望自己能碰上大鱼,即使饵料都是鲫鱼料,也无法掩藏内心对大鱼的渴望。

野外大体型的鱼类,大部分的食物都是来源于水底,比如落水的植物种子,农作物种子,小动物,昆虫的尸体,落入水后,鱼儿并不会第一时间就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它们就会沉入水底,鱼儿在水底寻找它们进食,这也可以从它们进化嘴型可以看出来,当然,鲢鳙鱼或者翘嘴除外。

也许有的钓友会说,有中上层鱼、底层鱼的区分,但是大多数鱼还是习惯底层觅食,原因很简单,水底食物最多。如果我们再从鱼的警惕性这个角度来综合考量,钩饵躺底,自然比钩饵触底,更容易减少觅食鱼的警惕性。

结合来说钓草鱼钓钝比钓灵更能稳定聚鱼

六、青鱼钓灵还是钓钝?

青鱼钓钝,青鱼一般反应不是很快,他不像餐条鲤鱼反应非常快,她试吃几次句以后,鱼钩进入她的嘴部,会拖着鱼钩走,这时候再提竿鱼钩刺入她的嘴部,这是他无法脱钩,再慢慢遛鱼,渐渐将她拉到岸边,青宇一般个头比较大,调到暗恋以后,用抄网抄上来,所以青鱼一般钓钝

七、夏天钓灵还是钓钝?

夏天水温较高,鱼的进食欲望较强,所以,此时垂钓一般采用钓灵为宜。

八、水库钓灵还是钓钝?

钓钝。第一点要说的是关于调灵和调顿的选择,由于在平时调钓的时候出现问题也是很难避免的,尽管有一些钓友会说在调高钓低的时候,要是钓目相差是比较大的话,灵敏度越高那么大家就要钓钝,不过也有不少钓鱼人是不赞同这样的说法。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不存在矛盾,只不过是大家要根据作钓时候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选择,比如说在遇上鱼口比较生的时候,建议大家使用调高钓低的方法最好。

九、钓灵如何改为钓钝?

第1种,调整钓目。标尖动作挺大,上蹿下跳、信号频繁,很可能是来了一群小鱼,嘴不大冲击钓饵的力却不小。这与浮标的牵引力太大有关,也可能是短子线钩上的钩饵太大太硬,鱼轮番冲撞钓饵,一旦钓饵晃动起来更刺激鱼不断地对饵发起攻击。对策是钓迟钝,可按1/3目为一个阶梯,将浮标渐次向上调整,极限是上推不能超过两钩距离。

第2种,改变调目。调目取浮标目数的一半,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标准。比如,钓100~200克的鲫鱼,可以用2号袖钩搓小饵调4钓2。若钓300~500克的大鲫鱼或鲤鱼,钩换成4号,饵搓得大了,调目就要提高到6目或7目。因为饵重增加了,再调4目,短子线钩不是触底而是卧底,钓组已偏向迟钝,信号得不到体现,空钩率必然增加。改变调目应该遵循鱼越大,调目越高的规律。

第3种,更换浮标。钓鲫鱼用2号或1号浮标是因为钩小饵轻,即使调得高了,也可以用搓大饵的办法来改善钓组。但一支浮标的浮力是有限的,用钓鲫鱼的浮标钓罗非鱼就肯定不行。钓罗非鱼不能太灵,两钩间距由2厘米扩大到5厘米,在饵被吸入鱼嘴时靠浮标的向上牵引力让钩尖主动刺入。浮力有限的小浮标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它钓灵时反应太快,钓不着鱼;而钓钝了,钩又吸得太深。

第4种,增减铅皮。只有一支浮标,钓灵钓钝都到了极限仍不在状态时,调标就要打破常规。比如气压降低使底层抬高泳层,钓饵下沉到一定位置时会出现截口。但鱼的密度不高,如果哪个位置没有鱼截饵,钓饵下沉到水底就没有鱼咬钩了。此时,可以减铅皮调标顶出水,用增强浮标上浮力的办法来延缓两饵的下降速度,使两饵摆动到坠下后,下降速度变慢,滞留时间变长,鱼就容易将饵截住了。

第5种,改善子线。除了标尖体现钓组的灵敏和迟钝外,钓小鱼时,子线的长短、曲直、软硬都会对钓组的灵钝产生影响。打浮的子线硬一点没关系,钓底却马虎不得,因为两钩以怎样的动态出血、摆幅大小、两饵静止后的状态都与子线的长短和柔软度密切相关----子线越长,摆幅越大;子线越硬、越曲,钓组越趋于迟钝;反之,则钓组趋向灵敏。所以,选择子线要服从钓组的需要。

十、钓鲤鱼钓钝怎么调?

感觉自己钓的钝了,可以修剪铅皮,考虑是不是双钩都到底了,或者铅皮座到底了,那么可以修剪铅皮,把目数调高点,比如原来调3目钓3目,饵料比重又有点重,那么水下的情况可能一钩趟底,一钩也已经触底了,浮漂的上牵力浮力不够,这时你修剪铅皮调个6目钓3目,或者换大一号浮漂,子线就被上牵力带起来了,水下子线状态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那钓的就比较灵敏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冒菜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