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首页 > 食疗菜谱 > 汤系列

生姜的药用性?

    发布时间:2022-01-15 02:17:36   来源:Anita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它常用作辛辣调味品和食用,如五味姜、盐姜、子油姜等,为人所喜爱。因其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故人们做菜时也有加入一些生姜的习惯,如乾姜炒鸡、肉片姜汤等。  古书上曾记有,姜能「御百邪」,这大概指的是姜能抵御因受寒所引起的一些疾病。所以人们下冷水、经雨淋、受寒时都有饮服姜汤的习惯,以免受寒得病。  生姜口服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的分泌,并能反射性引起血压上升。生姜在体外有杀灭阴道滴虫及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大量食用生姜,其挥发油能引起口乾、喉痛。生姜吸收后由肾脏排泄,能引起刺激,故应掌握用量,一般为3-10克。  为什么生姜有这些作用呢?这是因为它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如姜油酮、姜油酚、姜油醇、......枸橼醛等。因此我们在食用生姜时,常可感到芳香和辛辣;当口服时,生姜可对口腔及胃起刺激作用,促使消化腺液分泌增加,故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吃生姜后,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使全身产生温热感,故可发汗、散寒。由于生姜有以上作用和其作法较简单,故中西药房常配制成药出售。如姜酊(每次2-5毫升),姜浸膏(每次0.5-2毫升),姜糖浆(每次2-5毫升),均为一日三次。此外,生姜入药可切片、捣汁(姜汁)或煨热(煨姜)用,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祛痰解毒的功效。但阴虚有热的病人不宜用。  生姜的外皮,叫生姜皮。有利水消肿作用。  干燥的生姜,叫乾姜;炮焦者称炮姜或黑姜。乾姜有回阳救急,温中止泻,燥湿化痰功效,用量3-12克。热证、阴虚及孕妇忌用。  炮姜以治处寒证出血为主。  1、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生姜十克,红糖三十克,煎浓汁趁热饮服。  治伤风鼻塞、头痛、怕冷、无汗等证:生姜三十克(切片),葱白六根,淡豆豉十五克,用水一碗煮熟去渣,趁热一次饮,盖被使微出汗。  治感寒无汗、头痛发热:生姜十五克(切片),葱白十五克,细茶叶十克,用水一碗半煮熟,去渣一次服,服后避风寒。  治感冒咳嗽,痰多泡沫:生姜十克,葱白六根,萝卜一个,用水三碗,先煮萝卜,后放姜、葱,煮成一碗,连渣服。  2、预防流行性感冒:生姜九百克,葛根一千五百克,紫苏一百五十克,甘草六十克,食盐适量,加水24-30升煮。成人每天喝0.24升。  3、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量少,大便有红白黏液:姜汁十五克,萝卜汁六十克,蜜糖三十克,浓茶一杯,和匀,蒸熟一次服。  4、治风湿性痹症作痛:生姜汁半杯,葱白十根,生艾叶六十克,生骨碎补十五克,共捣烂,敷于痛处,每日一次。亦有仅用老姜,葱子打烂外敷者。  5、止干呕:生姜九克,桂皮十克,水煎服。  6、解南星、半夏及鱼蟹毒:若服半夏、南星中毒,觉喉舌麻痹者,服生姜汁适量可解。此亦适用于解鱼蟹中毒。  7、治吐泻腹痛,手足发冷,脉沈细:乾姜四克,白术十克,甘草三克,食盐少许,水煎服,频饮。  8、治慢性肺病、口吐清水而不咳者:乾姜四克,甘草十克,水煎服。  9、治受寒腹痛,月经不来:炮姜五克,土牛膝十克,红糖适量,水煎趁热服。  生姜 属姜科植物。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生姜的药用  ≮美食性昧 ≯  辛、微温。  ≮美食成分 ≯  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美食功效 ≯  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外感风寒,头病发热,或淋雨,寒冷腹离等:  生姜30克切细,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一沸,趁热饮后,盖被卧床,出汗好愈(如加葱白效果更佳)。  支管气哮喘:  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9克,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包裹棉球蘸药糊,擦试肺俞、大椎、膻中3个穴位,每穴擦试10分钟,以局部灼热觉为度。或以纱布二层,剪似棋子大小,沾药液贴于这三个穴位1小时左右,则取去,以不起泡为度。  食物中毒,如吃鱼鳖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下痢等:  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慢性胃炎、胃痛、呕吐粘液或吐清水:  生姜、桔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跌打伤,扭伤,腰肌劳损,腰痛,肢体关节拓,慢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局限性腹膜炎,慢性阑尾炎,腹痛等:  生姜、芋头等量,芋头削皮切碎,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同搅拌,再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依患部大小摊于布上贴患部(如在冬季宜加温后贴),一日更换2次。此药效果很好,屡获著效。注意此药须临时配,当天使用。我们称之姜芋糊,有人叫盲糊肠。据说,贴于急性阑尾炎患部,还能退热,对血象也有改变。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骨结核未溃时:  多量生姜(或干姜)切碎,加水煮沸,用毛巾浸入其中,绞至半干,趁热烫患部,冷即换,可以两块毛巾交换热熨,至局部发赤为度,一日1次。有坚持持续烫治,因而治愈之例。  风寒骨离,关节疼痛,患部冷感:  生姜、葱白等量切细,共捣烂,炒热,以布包之烫敷患处,冷则更换,一日3次。  误食生半夏或生男星、生野芋、魔芋等发生中毒,口舌发麻时:  急速嚼食生姜,可缓解。  老人慢性咳嗽:  生姜捣汁半匙,怡糖1匙,沸开水冲服,一日2~3次。  ——————————————————————  食用生姜能治多种疾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生姜食用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为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在应用生姜时要注意保质、对症和适量。 保质 由于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这种物质被胃吸收后很快会到达肝脏,可造成肝细胞普遍中毒变性,特别对肝脏病患者影响更大。如果肝脏病患者误食烂姜,不但会加重对肝细胞的损害,还会危及病人生命。故烂姜不能食用。 对症 由于生姜性辛温、逐寒邪而发表,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应用。如果受寒以后突出的症状是喉痛、喉干、大便干燥等,则不宜用生姜。脏腑有热者也应慎用。 适量 姜不能食用过多,过多则大量姜辣素经消化道吸收后由肾脏排泄而刺激肾脏,并可造成口干、喉痛、便秘等。

生姜的药用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它常用作辛辣调味品和食用,如五味姜、盐姜、子油姜等,为人所喜爱。因其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故人们做菜时也有加入一些生姜的习惯,如乾姜炒鸡、肉片姜汤等。 古书上曾记有,姜能「御百邪」,这大概指的是姜能抵御因受寒所引起的一些疾病。所以人们下冷水、经雨淋、受寒时都有饮服姜汤的习惯,以免受寒得病。 生姜口服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的分泌,并能反射性引起血压上升。生姜在体外有杀灭阴道滴虫及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大量食用生姜,其挥发油能引起口乾、喉痛。生姜吸收后由肾脏排泄,能引起刺激,故应掌握用量,一般为3-10克。 为什么生姜有这些作用呢?这是因为它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如姜油酮、姜油酚、姜油醇、......枸橼醛等。因此我们在食用生姜时,常可感到芳香和辛辣;当口服时,生姜可对口腔及胃起刺激作用,促使消化腺液分泌增加,故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吃生姜后,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使全身产生温热感,故可发汗、散寒。由于生姜有以上作用和其作法较简单,故中西药房常配制成药出售。如姜酊(每次2-5毫升),姜浸膏(每次0.5-2毫升),姜糖浆(每次2-5毫升),均为一日三次。此外,生姜入药可切片、捣汁(姜汁)或煨热(煨姜)用,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祛痰解毒的功效。但阴虚有热的病人不宜用。 生姜的外皮,叫生姜皮。有利水消肿作用。 干燥的生姜,叫乾姜;炮焦者称炮姜或黑姜。乾姜有回阳救急,温中止泻,燥湿化痰功效,用量3-12克。热证、阴虚及孕妇忌用。炮姜以治处寒证出血为主。1、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生姜十克,红糖三十克,煎浓汁趁热饮服。 治伤风鼻塞、头痛、怕冷、无汗等证:生姜三十克(切片),葱白六根,淡豆豉十五克,用水一碗煮熟去渣,趁热一次饮,盖被使微出汗。 治感寒无汗、头痛发热:生姜十五克(切片),葱白十五克,细茶叶十克,用水一碗半煮熟,去渣一次服,服后避风寒。 治感冒咳嗽,痰多泡沫:生姜十克,葱白六根,萝卜一个,用水三碗,先煮萝卜,后放姜、葱,煮成一碗,连渣服。2、预防流行性感冒:生姜九百克,葛根一千五百克,紫苏一百五十克,甘草六十克,食盐适量,加水24-30升煮。成人每天喝0.24升。3、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量少,大便有红白黏液:姜汁十五克,萝卜汁六十克,蜜糖三十克,浓茶一杯,和匀,蒸熟一次服。4、治风湿性痹症作痛:生姜汁半杯,葱白十根,生艾叶六十克,生骨碎补十五克,共捣烂,敷于痛处,每日一次。亦有仅用老姜,葱子打烂外敷者。5、止干呕:生姜九克,桂皮十克,水煎服。6、解南星、半夏及鱼蟹毒:若服半夏、南星中毒,觉喉舌麻痹者,服生姜汁适量可解。此亦适用于解鱼蟹中毒。7、治吐泻腹痛,手足发冷,脉沈细:乾姜四克,白术十克,甘草三克,食盐少许,水煎服,频饮。8、治慢性肺病、口吐清水而不咳者:乾姜四克,甘草十克,水煎服。9、治受寒腹痛,月经不来:炮姜五克,土牛膝十克,红糖适量,水煎趁热服。生姜 属姜科植物。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生姜的药用≮美食性昧 ≯ 辛、微温。≮美食成分 ≯ 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美食功效 ≯ 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外感风寒,头病发热,或淋雨,寒冷腹离等:生姜30克切细,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一沸,趁热饮后,盖被卧床,出汗好愈(如加葱白效果更佳)。支管气哮喘: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9克,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包裹棉球蘸药糊,擦试肺俞、大椎、膻中3个穴位,每穴擦试10分钟,以局部灼热觉为度。或以纱布二层,剪似棋子大小,沾药液贴于这三个穴位1小时左右,则取去,以不起泡为度。食物中毒,如吃鱼鳖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下痢等: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慢性胃炎、胃痛、呕吐粘液或吐清水:生姜、桔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跌打伤,扭伤,腰肌劳损,腰痛,肢体关节拓,慢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局限性腹膜炎,慢性阑尾炎,腹痛等:生姜、芋头等量,芋头削皮切碎,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同搅拌,再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依患部大小摊于布上贴患部(如在冬季宜加温后贴),一日更换2次。此药效果很好,屡获著效。注意此药须临时配,当天使用。我们称之姜芋糊,有人叫盲糊肠。据说,贴于急性阑尾炎患部,还能退热,对血象也有改变。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骨结核未溃时:多量生姜(或干姜)切碎,加水煮沸,用毛巾浸入其中,绞至半干,趁热烫患部,冷即换,可以两块毛巾交换热熨,至局部发赤为度,一日1次。有坚持持续烫治,因而治愈之例。风寒骨离,关节疼痛,患部冷感:生姜、葱白等量切细,共捣烂,炒热,以布包之烫敷患处,冷则更换,一日3次。误食生半夏或生男星、生野芋、魔芋等发生中毒,口舌发麻时:急速嚼食生姜,可缓解。老人慢性咳嗽:生姜捣汁半匙,怡糖1匙,沸开水冲服,一日2~3次。

上一篇:健脾的中药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MORE+

热门资讯MORE+

热门排行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