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麦冬用药部位

来源:www.tcmregimen.com  时间:2023-07-08 17:43   点击: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麦冬用药部位

荞麦起源于中国,属于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分枝,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其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干旱、大风,畏霜冻,喜日照,需水较多。

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荞麦是农作物而麦冬是一味中药材。

二、麦冬入药部位是

麦冬草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是一种养生的极好的药材,麦冬草主要入药的部分是它的块茎,而在河南,人们习惯性的将麦冬称为“禹余粮”、“禹韭”、“禹霞”,这些称呼是与麦冬草的历史传说有关的。

传说在上古时期,圣人大禹废了很大的力气治理了洪灾的祸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结束了洪灾,人们终于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洪水的侵扰。

由于洪灾结束了,人们能够正常的进行劳作,没有了洪水,田地里的庄稼植物都长得非常好,人们都获得了丰收,但这丰收也带来了困扰,由于粮食太多了,老百姓们都没有办法吃完这些粮食。

大禹看到这种情况,就命令大家都把剩余的吃不完的粮食倒到河里去,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倒了粮食的河中竟然长出了一种草,人们也因为这个原因将这种草叫做“禹余粮”。

而这种被称为“禹余粮”的植物就是我们所说的麦冬草,到了后来,也因为这种植物生长在禹州,麦冬草的叶片又是十分长而窄的,外观上长得十分像韭菜,所以人们又将这种植物称为“禹韭”。

三、麦冬入药部位及功效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天冬别名天门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麦冬和天冬都是以块根入药,块根在外观上很相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麦冬和天冬的区别有哪些吧!

1、天冬:天冬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天门冬属攀援植物,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草丛或灌木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2、麦冬:麦冬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四、麦冬入药部位有哪些

1.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麦冬原产中国,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国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2.形态特征:

麦冬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

3.产地生境:

麦冬原产中国,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等地均有栽培。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丛阴湿处、林下或溪旁;

4.生长习性:

麦冬麦冬喜温暖湿润,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5-30℃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气温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长停止,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块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进块根的膨大;

5.繁殖方法:

多采用分株繁殖。于4-5月收获麦冬时,挖出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抖掉泥土,剪下块根做商品。然后切去根茎下部的茎节,留0.5厘米长的茎基,以断面呈白色、叶片不散开为好,根茎不宜留得太长,否则栽后多数产生两重茎节,俗称高脚苗。高脚苗块根结得少,产量低。敲松基部,分成单株,用稻草捆成小把,剪去叶尖,以减少水分蒸发。立即栽种。栽不完的苗子,将茎基部先放入清水浸泡片刻,使其吸足水分,再埋入阴凉处的松土内假植,每日或隔日浇1次水,但时间不得超过5天,否则影响成活率。

五、麦冬哪里入药

麦冬的叶子长得长椭圆形。1. 麦冬属于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其叶子呈长椭圆形,通常有一定的大小,颜色以浅绿色为主。2. 麦冬不仅是中药材药用,还能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其叶子的形状也与其用途密切相关,因此麦冬的叶子外形特征是研究和使用麦冬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麦冬入药部位图

第一年:种植与生长

在春季,麦冬种子被播种在土壤中,开始了其生长周期。此时,种子需要一定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才能发芽。一旦发芽,麦冬的根系开始向下生长,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茎也会从地面向上生长,生成一些小叶子。在这一年中,麦冬主要的生长过程为发根和壮茎。因此,第一年的收成很少,只有一点点嫩根和嫩茎。

第二年:茂盛生长

在第二年春天,麦冬开始进入茂盛生长期,此时植株的姿态会变得比较直立,茎和叶子也会更加茂盛。这一年的重点是生长壮实的地下根,这些根会向外生长,形成深厚的根系,吸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到了秋季,这些根系会逐渐变得肥大,变成麦冬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年的收成会比第一年多一些,会有一些根和草茎可以使用。

第三年:生长完成

第三年是麦冬生长周期的重要阶段,也是收成的主要时期。此时,麦冬的地下部分已经长成了一定规模,可以使用的根和草茎数量极大。在这一年中,麦冬的生长速度会开始变慢,同时也会进入成熟期。到了秋季,麦冬可以收成,此时所得的麦冬根和草茎最为肥大饱满,品质最佳。

第四年:进入老化期

第四年是麦冬生长周期的老化期,此时植株状态开始变得衰败,地下部分也会开始逐渐枯萎。由于麦冬的生长年限已经到了,因此无法再次收获。此时的麦冬已经没有任何药用价值,只有进行深度加工后,才能应用于其他领域。

麦冬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4年,其中第二年是一个茂盛的生长期,第三年是收成的主要时期,而第四年则进入了老化期。在麦冬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湿度,以及光照的强弱。同时,采摘和深度加工也需要注意,以保证麦冬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麦冬栽种时间
热门图文